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923-2021 化纤用二氧化钛

HG/T 5923-2021 化纤用二氧化钛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26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12 09:24:31



相关搜索: hg 化纤 二氧化钛 5923

内容简介

HG/T 5923-2021 化纤用二氧化钛 ICS 71. 060. 20 CCS G 13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923--2021
化纤用二氧化钛
Titanium dioxidefor chemicalfibersuse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92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东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惠尔信新材
料有限公司、淮安市鸿洋钛业有限公司、江苏沪申钛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海钛业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嘉兴瑞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浙江绿野净水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化全、邓伯松、王子强、杨文赞、岳银美、杜建豹、刘宏、邱贵宝、胡磊、丁灵、尹显才、陈晓丽、刘晓鸽、毕新岭、王玉超、弓创周、安晓英。
- HG/T5923—2021
化纤用二氧化钛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纤用二氧化钛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
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化纤用二氧化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目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目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706--2006二氧化钛颜料 GB/T1713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3049一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哆琳分光光度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086一2007用于色度和光度测量的标准白板 GB/T30793 X-射线衍射法测定二氧化钛颜料中锐钛型与金红石型比率 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1部分:标准滴
定溶液的制备
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 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
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3术语和定义
3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4
分子式:TiO2。 相对分子质量:79.86(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5分类
化纤用二氧化钛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两个类别:
1 HG/T5923—2021
一I类为硫酸法生产的锐钛型产品; -Ⅱ类为氯化法生产的金红石型产品。
6要求
6.1 外观:白色粉末。 6. 2 化纤用二氧化钛按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指 标
项 目
I类 98. 6 0. 005 6.5~7.5 5500 0. 35 97 0. 02 0. 35
Ⅱ类 95. 0 0. 005 6.5~8.5 5500 0. 5 95 0.02 2.50
≥ ≤
二氧化钛(TiO,)(以干基计)w/% 三氧化二铁(FezO)w/% 水悬浮液pH(100g/L) 电阻率/(α·cm) 水分w/% 水分散度/% 筛余物(45μm)w/% 灼烧减量w/% 色相(L,a,b) 密度/(g/cm)金红石晶型含量w/%
≥ ≤
≤ ≤
根据用户需要协商
根据用户需要协商
3.8~4.1 1. 0
3.8~4.1


7试验方法
警告:本试验方法中所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时应小心谨慎!必要时需在通风橱中操作。如溅到皮肤或眼晴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 7.1一般规定
本文件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2008表1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HG/T3696.1、HG/T3696.2、HG/T3696.3的规定制备。 7.2外观检验
在自然光下,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用目视法判定外观。 7.3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称取约0.2g已于105℃土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试样(精确至0.0002g),按GB/T1706 2006中7.1的规定进行测定。 2 HG/T5923—202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 7.4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7.4.1原理
同GB/T3049—2006第3章。 7.4.2试剂或材料 7.4.2.1 硫酸铵。 7.4.2.2硫酸。 7.4.2.3其余同GB/T30492006第4章。 7.4.3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带有光程为4cm或5cm的比色皿。 7.4.4 试验步骤 7.4.4.1工作曲线的绘制
使用4cm或5cm的比色皿,取相应体积的铁标准溶液,按GB/T3049一2006中6.3的规定绘制工作曲线。 7.4.4.2试验
称取约0.3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于燥的烧杯中,加入3g硫酸铵和5mL硫
酸,混匀。盖上表面血,置于电炉上慢慢加热,至试样全部溶解至澄清,冷却至室温。以下按 GB/T3049一2006中6.4的规定从“必要时,加水至60mL....”进行测定。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铁的质量。
同时同样做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溶液除不加试样外,其他加入试剂的种类和量与试验溶液相同。 7.4.5试验数据处理
三氧化二铁含量以三氧化二铁(Fe2O3)的质量分数w,计,按公式(1)计算:
(m1-m。)×1.430×10-3
×100%
..(1)
W,=
m
式中: mi 一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o-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的空白试验溶液中铁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mg);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1.430— 将铁换算为三氧化二铁的系数。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 7.5水悬浮液pH的测定
按GB/T1706—2006中7.8测定。
3 HG/T5923-2021
7.6电阻率的测定
按GB/T1706—2006中7.10测定。 7.7水分的测定
按GB/T1706—2006中7.2测定。 7.8水分散度的测定 7.8.1原理
将试样分散于水中制得一定浓度的分散液,静置一定时间,由静置前后的分散液浓度变化得到水分散度。 7.8.2仪器设备 7.8.2.1磁力搅拌器:100r/min~3000r/min。 7.8.2.2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140℃士2℃。 7.8.2.3称量瓶:Φ70mmX35mm。 7.8.2.4量筒:250mL。 7.8.3试验步骤 7.8.3.1称取约15g试样(精确至0.1g),置于预先盛有285mL水的500mL锥形瓶中,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0min。此为前分散液。 7.8.3.2用移液管移取10mL前分散液,置于已在140℃土2℃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立即称量分散液的质量(精确至0.0002g),记为m1。 7.8.3.3将盛有分散液的称量瓶置于140℃土2℃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4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干燥物的质量(精确至0.0002g),记为m2。 7.8.3.4将剩余的前分散液(见7.8.3.1)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min后,倒入量筒中,至200mm 液体高度,静置5h。在负压状态下从静置后的分散液表面缓慢移取上部170mm浆液,置于250mL 锥形瓶中,搅拌2min后,移取10mL,按7.8.3.2和7.8.3.3的规定进行测定,称量质量,分别记为m3和m4。 7.8.4试验数据处理
水分散度以R计,按公式(2)计算:
m/m3×100% R=
(2)
m2/m1
式中: m4— 静置后10mL分散液干燥后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3 静置后10mL分散液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 静置前10mL分散液干燥后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i" 静置前10mL分散液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N HG/T5923—2021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 7.9 9筛余物的测定
按GB/T1706—2006中7.4测定。 7. 10 灼烧减量的测定
7.10.1仪器设备
高温炉:温度能控制在925℃士25℃。 7.10.2 :试验步骤
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预先在925℃土25℃下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埚中,将瓷置于高温炉中,在925℃土25℃下灼烧至质量恒定。 7.10.3试验数据处理
灼烧减量以质量分数W2计,按公式(3)计算:
m 一m2×100% m
(3)
W2
式中: m1--灼烧前试料和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灼烧后试料和瓷埚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 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6%。
7. 11 色相的测定
7. 11. 1 仪器设备
色差仪。 7. 11. 2 2“试验步骤
用符合GB/T9086一2007规定的工作白板校准色差仪后,将试样均匀地置于粉末皿中,使试样面超过粉末血约2cm。用光洁的玻璃板覆盖在试样的表面上,压紧试样,并稍加旋转,移去玻璃板;或用恒压粉体压样器压样。沿水平方向观察试样表面,应无凹凸不平、疵点和斑痕等异常情况。
将试样血置于仪器台上,测定L、a、b值。 7. 12 2密度的测定
按GB/T1713的规定进行测定。 7. 13 3金红石晶型含量的测定
按GB/T30793的规定进行测定。
8检验规则
8.1本文件采用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5 HG/T5923—2021
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本文件要求中规定的所有指标项目为型式检验项目。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6个月至少进行
一次型式检验。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一更新关键生产工艺; —主要原料有变化; —停产又恢复生产;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
合同规定。
b)本文件要求中规定的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铁、水悬浮液pH、电阻率、水分、筛余物、灼烧
减量、色相、金红石晶型含量9项指标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应逐批检验。
8.2生产企业用相同材料,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连续生产或同一班组生产的同一类别的化纤用二氧化钛为一批。每批产品不大于30t。 8.3按GB/T6678中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斜插入至料层深度的3/4处采样。将采出的样品混匀,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500g。将所采样品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容器中,密封,并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一份用于检验;另一份保存备查,保存时间由生产企业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8.4检验结果如有指标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应自两倍量的包装中采样重新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 8.5采用GB/T8170规定的数值修约值比较法判定检验结果是否符合本文件。
9标志、标签
9.1化纤用二氧化钛包装袋上应有牵固、清晰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类别、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本文件编号和GB/T191一2008表1中规定的“怕雨”标志。
9.2每批出厂的化纤用二氧化钛都应附有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生产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类别、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的证明和本文件编号。
10包装、运输、贮存
10.1化纤用二氧化钛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全纸、聚乙烯薄膜袋或铝塑复合薄膜袋,袋口用维尼龙绳扎紧,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应严密不漏;外包装采用纸袋、编织袋、吨袋、纸箱、 纸桶或塑料桶等包装。每袋净含量25kg、500kg或1000kg。如需其他包装方式,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10.2化纤用二氧化钛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受潮,包装不得受到污损。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 10.3化纤用二氧化钛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雨淋、受潮。
6
上一章:HG/T 5922-2021 工业氰氨化钙 下一章:GB/T 210-2022 工业碳酸钠

相关文章

HG/T 6012-2022 胶鞋帮面化纤材料强度试验方法 HG/T 4525-2013 触媒用二氧化钛 HG/T 4202-2011 非颜料用二氧化钛 HG/T 4524-2013 人造宝石用二氧化锆 HG/T 4984-2016 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氧 氩 HG/T 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氦气 HG/T 4836-2015 触媒用氧化锌 HG/T 5899-2022 熏蒸消毒用混合气体 环氧乙烷 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