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HG/T 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氦气

HG/T 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氦气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2-05 14:25:38



相关搜索: hg 二氧化碳 激光 氮气 气体 氦气 混合 5898

内容简介

HG/T 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氮气氦气 ICS 71. 100. 20 CCS G 8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 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氮气
Mixed gas used for laser weldingCarbon dioxide, nitrogen in helium
2023-04-01实施
2022-09-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5898—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气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混合气体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6/SC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氨普北分气体工业有限公司、昊华气体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广东华特气
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世纪混合气体有限公司、上海娄氧气体罐装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气体有限责任公司、衢州杭氧气体有限公司、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广瑞达特种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新炬化工有限公司、新疆科源气体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气体工业协会、贵州亚港气体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金波、赵俊秀、周亚兰、唐忠泉、毛玲玲、陈艳珊、王红亮、蒋宏达、马昌宁、唐霞梅、高静、夏雪、蔡毅、王荣华、项津。
- HG/T5898—2022
激光焊接用混合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氨气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激光焊接用氮中二氧化碳、氮混合气体(以下简称“混合气体”)的制备方法、试验方法,确立了检验规则,规定了混合气体的技术要求、包装、标志、储存及安全信息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由高纯二氧化碳、高纯氮和高纯氨为原料制备的混合气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GB/T4842氩 GB/T4844纯氨、高纯氨和超纯氨 GB/T5099(所有部分)钢质无缝气瓶 GB/T5275.7 气体分析动态体积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第7部分:热式质量流量控制器 GB/T5832.1 气体分析微量水分的测定第1部分:电解法 GB/T6285 气体中微量氧的测定 电化学法 GB/T 7144 气瓶颜色标志 GB/T 8979 纯氮、高纯氮和超纯氮 GB/T8984 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11640 铝合金无缝气瓶 GB/T14850 气体分析词汇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T 15383 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 GB/T 16804 气瓶警示标签 GB/T23938 高纯二氧化碳 GB/T34525 气瓶搬运、装卸、储存和使用安全规定 GB/T34526 混合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T34710.1 混合气体的分类第1部分:有毒分类 GB/T 34710.2 混合气体的分类第2部分:腐蚀性分类 GB/T 34710.3 混合气体的分类第3部分:可燃性分类 GB/T38523 混合气体的制备压力法 GB/T38527 校准混合气体技术通则 GB50646特种气体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TSG 23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1 HG/T5898-2022
5.2制备方法 5.2.1瓶装、气瓶集束装置装混合气体的制备 5.2.1.1称量法 5.2.1.1.1制备方法概述
定量添加原料i至气瓶中,通过称量,得到每种添加组分的质量,按公式(1)计算混合气体中组分i的含量(摩尔分数)。
m;/M;
(1)
Ti=
2(m /M,)
11
式中: T 混合气体中组分i的含量(摩尔分数); m;- 混合气体中组分i的添加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一一混合气体中组分i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n- 混合气体中组分的数量。
-
5.2. 1. 1. 2 :制备实例
见HG/T4984—2016中附录A。 5.2. 1. 2 压力法 5. 2. 1. 2.1 原理
应符合GB/T38523的规定。 5. 2. 1.2. 2 制备实例
见HG/T4984—2016中附录B。 5.2. 2 2管道输送混合气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原理宜符合GB/T5275.7的规定,也可以使用体积流量计代替质量流量计制备。
6 检验规则
6.1组批
制备混合气体时,一次充装过程制备的所有气体定义为一批。 注:组批只适用于瓶装混合气体,不适用于气瓶集束装置装混合气体和管道输送混合气体。
6.2采样
按ISO19230的规定执行。 6.3抽样 6.3.1) 对于称量法和压力法制备的瓶装混合气体,按表2的规定随机抽样检查。
3 HG/T5898—2022
表2称量法和压力法制备的瓶装混合气体抽样检查表
参数 51~100
项目
1~50 1
101~200
产品批量/瓶抽样瓶数/瓶
2
3
6.3.2对于气瓶集束装置装混合气体,应逐一检验。 6.3.3对于稳定生产的管道输送混合气体,每4h抽样检验一次,或由供需双方商定抽样频次。 6.4检验判定和复验 6.4.1对于瓶装混合气体,当检验结果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当检验结果有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时,应自同批产品中重新加倍随机抽样检验。若重新检验结果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则判定除不合格的那瓶产品外该批其余产品均合格;若重新检验结果仍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6.4.2对于气瓶集束装置装、管道输送混合气体,当检验结果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时,判定该产品合格。当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文件表1的技术要求时,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6.5尾气处理
测定时,应有混合气体尾气处理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7试验方法
7.1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氨气含量的测定
7.1.1方法提要
采用配备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试样通过色谱柱,使其中的各组分分离,用外标法定量。 7.1.2仪器
配备热导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仪器对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的检出限:0.05×10-2(摩尔分数)。 7.1.3测定条件 7.1.3.1载气
高纯氩:应符合GB/T4842的规定。 7.1.3.2色谱柱
色谱柱I:长约2m、内径2mm的不锈钢柱,内装粒径为0.18mm~0.25mm的硅胶,或其他等效色谱柱。该柱用于测定二氧化碳含量。
色谱柱Ⅱ:长约2m、内径2mm的不锈钢柱,内装粒径为0.18mm~0.25mm的13X分子筛或 5A分子筛,或其他等效色谱柱。该柱用于测定氮气含量、氮气含量。
4 HG/T5898—2022
7.1.3.3校准用混合气体
应按照GB/T38527规定的方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氮气含量应与待测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氨气含量相近。 7.1.3.4其他条件
参考仪器说明书。 7. 1. 4 测定步骤
仪器稳定后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测定操作。 分别平行测定校准用混合气体和待测气体至少两次,记录色谱响应值,直至相邻两次色谱响应值
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取其平均值。 7. 1. 5 结果计算
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氨气含量按公式(2)计算:
A. P:=-X9s
(2)
.
A.
式中: .-待测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氢气含量(摩尔分数); A,—待测气体中二氧化碳/氮气/氢气的响应值的平均值; A。一校准用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氮气/氨气的响应值的平均值 Ps 校准用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氨气含量(摩尔分数)。
7. 1.6 6制备相对偏差的计算
制备相对偏差按公式(3)计算:
d =1二n ×100%
(3)
Pn
式中: d—制备相对偏差; 91——二氧化碳含量或氮气含量(摩尔分数)的测定值; ——二氧化碳含量或氮气含量(摩尔分数)的制备目标值。
7.2氧气含量的测定
按GB/T6285的规定执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方法测定氧气含量。 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6285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7.3水分含量的测定
按GB/T5832.1的规定执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方法测定水分含量。 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5832.1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7.4总烃(以甲烷计)含量的测定
按GB/T8984的规定执行,允许采用其他等效方法测定总烃含量。
5 HG/T5898—2022
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以GB/T8984规定的方法为仲裁方法。
8合格证
混合气体出厂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内容至少应包括:一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及地址一生产日期、失效日期;
最低使用压力;储存和使用温度;
-
-
一充装压力(MPa,20℃)或充装体积(m");一二氧化碳含量、氮气含量、氨气含量、制备相对偏差;一本文件编号、充装员编号、充装检查员编号和检验员编号等。
9包装、标志、储存及安全信息
9.1管道输送混合气体的管道标识
应符合GB50646的规定。 9.2瓶装混合气体的包装、标志、充装、搬运、装卸、储存
9.2.1包装
包装混合气体的气瓶应符合GB/T5099(所有部分)、GB/T11640、TSG23的规定,瓶阀出气口连接方式应符合GB/T15383的规定,应防止气瓶泄漏和瓶口被污染。 9.2.2标志
混合气体的包装标志应符合GB190的相关规定,颜色标志应符合GB/T7144的规定,标签应符合GB15258、GB/T16804规定的要求。 9.2.3充装
混合气体的充装应符合GB/T34526的规定。 20℃时,充装压力应不低于10MPa,最高压力不应超过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返厂气瓶的余压
不应低于0.2MPa。用于测量的压力表准确度等级应不低于1.6级或使用数字显示压力表。 9.2.4搬运、装卸、储存
混合气体的搬运、装卸、储存应符合GB/T34525、TSG23的规定,安全管理要求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混合气体产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内,应远离热源,不应暴晒。 9. 3 3安全信息
混合气体的安全信息见附录A。
6
上一章:NB/T 47001-2023 钢制液化气体卧式储罐型式与基本参数 下一章:G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

相关文章

HG/T 4984-2016 焊接用混合气体 二氧化碳-氧 氩 HG/T 5897-2022 焊接用混合气体 氢气 氩气 HG/T 4986-2016 焊接用混合气体 氧 氩 HG/T 4985-2016 焊接用混合气体 氦 氩 HG/T 5895-2022 工业用混合气体 硅烷 氮气 HG/T 5899-2022 熏蒸消毒用混合气体 环氧乙烷 二氧化碳 DZ/T 0064. 74-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第74部分∶氦气、氢气、氧气、氩气、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DZ/T 0064.74-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74部分:氦气、氢气、氧气、氩气、 氮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