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 010 E 07 备案号:38015—2013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867---2012 代替SY/T5867-1993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编码
Coding for the classified methodologies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ssessment
2012-11-09发布
2013-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867--2012
目 次
前言范围
1
1
2术语和定义 3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 3.1 分类原则 3.2 分类方法 4编码 4.1 编码原则 4.2 编码方法
·.
4.3 代码目录附录A(资料性附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
I
SY/T 5867-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867-1993《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编码》,与SY/T5867—1993相比变化如下:
采用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工作中广泛采用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体系;一增加了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及相关内容;一删除了目前已不适用的评价方法及相关内容;一修改并完善了保留的部分内容,包括评价方法名称、数学模型等;删除了1993年版的附录B和附录C。 本标准由石油信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
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海油湛江分公司、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谦、郭秋麟、张华义、王兰生、白森舒、王丽娟、车长波。
I
SY/T 5867--2012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编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的计算机信息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油气资源 petroleumresources 泛指地壳中经各种地质作用天然形成、聚集的烃类总量:包括已经发现的及尚未发现的各类各级
油气。 2.2
地质资源量 resourcesinplace 在某一特定时间估算的地层中已经发现(含采出量)和尚未发现的油气聚集的总量。
2.3
可采资源量 量recoverable resources 在给定的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法规下,预期能从地层中最终可采出的油气总量。
2.4
评价层次 assessment obiects 油气资源评价分为盆地级和目标(区带区块)级两大评价层次。
2.5
成因法 thermogenic methods 按照石油天然气的成因机理。通过烃源岩生、排烃量的计算,最终估算出油气聚集总量的一种地
球化学方法。 2.6
类比法 analog methods 种由已知区推测未知区的方法,即将预测区与那些油气地质和成藏条件与之相近或相似的刻度
(样本)区进行类比,然后计算出预测区的油气资源量。 2.7
统计法 statistical methods 通过对成熟探区的解部研究。建立各种因素与已发现油气资源规模之间的统计模型,进而预测出
未发现油气资源量的规模。 2.8
适用范围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中、低勘探程度的评价区宜采用成因法和类比法。 中、高勘探程度的评价区宜采用统计法。
1
SY/T5867--2012
2.9
数学模型 mathematical models 本标准采用数学模型的形式,描述编码对象的属性式特征,参见附录A。
3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
3.1分类原则 3.1.1 总原则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应以功能、原理和使用条件作为分类的依据。 3.1.2 辅助原则
a) 每一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至少具备其中一种功能而分属下列一类:
1) 资源量估算; 2) 区带地质条件评价; 3) 区带经济评价: 4) 区带综合评价。
b) 每一种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在实现其功能过程中依据了特定的工作原理,这些原理概括起
来有: 1)类比; 2) 成因: 3) 统计分析; 4) 主观概率分析; 5) 多信息叠合: 6) 经济指标评价预测: 7) 极限经济指标评价: 8) 不确定性分析; 9) 多目标优选评价; 10) 特尔菲综合。
c) 每种工作原理都要求与其相适应的关键参数和获取参数的特定手段,它们反应了评价区的地
质条件和勘探程度,统称为使用条件。例如: 1)4 体积丰度; 2)面积丰度; 3)时间发现率; 4) 进尺发现率;
.
3.2分类方法
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第 等层级为功能级,第二层级为原理级,第三层级为条件级。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2
SY/T 5867--2012
4编码
4.1编码原则
代码应使编码对象的信息资源在信息传播、交换和处理中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代码能够提供编码对象的功能、原理和使用条件等综合信息。代码能够按功能、原理对编码对象分类 4.2编码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编码采用有含义层次码。采用四层六位的层次码表示方法的分类,其结构见图1。代码字符采用数字型。代码长度为六位。
X
X
X X X X
第一层代码(功能)第二层代码(原理)第三层代码(条件)第四层代码(方法)
图1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代码结构示意图
4.3代码目录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代码见表1。
表1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分类代码
代码
名称
资源量估算方法类比法资源丰度类比法
110101 体积丰度类比法 110102 面积丰度类比法
1101
11
基于生产性能的类比法 -Forspan法成因法热压模拟法
1102
1201
120101 干酪根热压模拟法 120102 煤气发生率法
12
化学分析法
120201 氯仿沥青“A”法 120202 有机碳质量平衡法
1202
SY/T 5867--2012
表1(续)
代码
名称
数值模拟法
120301 化学动力学法 120302 盆地模拟法 120303 致密气聚集模拟法
1203
12
统计分析法统计趋势预测法
130101 饱和勘探发现率法 130102 时间发现率法 130303 进尺发现率法 130304 老油田潜在储量增长预测法
1301
油气分布模型法
13(0201 油田规模序列法(Pareto定律法) 130202 发现过程法(P.J.Lee法)
1302
圈闭加和法单井储量估算法油气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法区带地质条件评价方法主观概率分析法多信息叠合法区带经济评价方法经济指标评价预测净现值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现值指数投资资本回报率极限经济指标评价最小经济储量规模储量价格边际值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风险概率分析区带综合评价方法多目标优选评价特尔菲综合法
1303 1304 1305
21 22
2
3101 3102 3103 3104 3105
31
32 3201
3202
33011 3302 33013
33
X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