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53.060 CCS J 8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205.7—2021/ISO10896-7:2016
越野叉车 安全要求及验证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Rough-terrain trucks-Safety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
Part7:Longitudinalloadmoment systems
(ISO 10896-7:2016,IDT)
2022-07-01实施
2021-12-31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35205.7—2021/ISO10896-7:2016
目 次
前言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
-
4
4.1 通用要求 4.2 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4.3 纵向载荷力矩指示器(LLMI) 4.4 纵向载荷力矩控制器(LLMC) 5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的验证 5.1 通用要求 5.2 验证 6使用信息(操作说明)参考文献·
GB/T35205.72021/IS010896-7:2016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35205《越野叉车 安全要求及验证》的第7部分。GB/T3520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一第5部分:伸缩臂式叉车和集成式人员工作平台的连接装置;一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本文件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10896-7:2016《越野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第7部分:纵向负载
距系统》。
与本文件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13,IDT)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ISO12100:2010,IDT)。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一为与现有标准系列一致,将标准名称改为《越野叉车安全要求及验证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2)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好运机械有限公司、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龙工(上海)叉车有限公司、北京科正平工程技术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超海、杜晓莉、张金侠、马乙、方悦、齐到满。
1
GB/T35205.7—2021/IS010896-7:2016
引言
越野叉车以其独特的结构及所能配备的多种属具,能胜任许多不同种类车辆的工作。随着国内越野叉车制造商的增加和国外对进入其市场提出的严格准人要求,需要规范越野叉车的研发制造,对其安全要求和验证提出要求,使我国越野叉车的安全要求和验证准则与国际接轨。
GB/T35205旨在确立越野叉车的安全要求及验证准则。GB/T35205《越野叉车 三安全要求及验证》拟发布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目的在于规定伸缩臂式叉车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一第2部分:回转式叉车。目的在于规定回转式叉车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第3部分:卡车携带式叉车。目的在于规定卡车携带式叉车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一第4部分:吊运可自由摆动载荷伸缩臂式叉车的附加要求。目的在于规定吊运可自由摆动载
荷伸缩臂式叉车的附加要求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第5部分:伸缩臂式叉车和集成式人员工作平台的连接装置。目的在于规定伸缩臂式叉车和集成式人员工作平台的连接装置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第6部分:倾斜式司机室。目的在于规定在伸缩臂式叉车和回转式叉车安装倾斜式司机室的安全要求及验证。 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目的在于规定在越野叉车上使用的纵向载荷力矩系统的设计、 安全要求及验证方法。
I
GB/T35205.7—2021/ISO10896-7:2016
越野叉车安全要求及验证第7部分: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可以在越野叉车(以下简称“叉车”)上使用的纵向载荷力矩系统的设计、安全要求及验证方法。本文件规定了如ISO10896-1所定义的,在压实的、坚固和水平地面上的平稳位置执行装载或放置功能的越野叉车上使用的纵向载荷力矩指示器(以下简称“LLMI”)和纵向载荷力矩控制器(以下简称“LLMC”)的要求。
本文件不适用于以下叉车:
如ISO20297-1所定义的卡车携带式叉车;如ISO10896-2所定义的回转伸缩臂式叉车。
本文件涉及有关纵向载荷力矩系统在制造商预期用途下使用和可预见条件下误用的重大危险、危险状态或危险事件。
本文件不包含由于横向不稳定性产生的风险或由于叉车运行造成的不稳定性产生的风险。纵向载荷力矩系统不具有叉车运行时对倾覆风险进行报警的功能,
本文件不适用于在本文件出版前已经制造的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55.1--2018机械安全控制系统安全相关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ISO13849-1: 2015,IDT)
GB/T26949.14—2016 5工业车辆稳定性验证第14部分:越野型伸缩臂式叉车(ISO22915- 14:2010,IDT)
GB/T35205.1—2017 越野叉车安全要求及验证第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ISO10896-1: 2012,IDT)
ISO10896-1 越野叉车 安全要求及验证第1部分:伸缩臂式叉车(Rough-terraintrucks-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verification-Part 1:Variable-reach trucks)
ISO12100 机械安全设计通则风险评估与风险减小(Safetyofmachinery-General principles for designRisk assessment and risk reduction)
IEC60529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Degreesofprotectionprovidedbyenclosures(IPCode)]
3术语和定义
ISO12100、ISO1089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纵向载荷力矩longitudinalloadmoment 由叉车的载荷、属具和起升装置产生的纵向平面上倾翻轴线(如车轮、稳定器)前端的力矩总和。
1
GB/T35205.7—2021/IS010896-7:2016
3.2
纵向载荷力矩指示器longitudinalloadmomentindicator LLMI 警告操作者由于载荷搬运几何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会导致纵向载荷力矩超过预设限值的装置。
3.3
纵向载荷力矩控制器longitudinalloadmomentcontrol LLMC 阻止操作者往导致纵向载荷力矩超过允许限值的方向改变载荷搬运几何结构的装置。
3.4
载荷搬运几何结构 load-handlinggeometry 由载荷质心的位置(臂架、叉架和属具的位置)和倾翻轴线(前轮或稳定器,如果安装)来描述的点、
线和角度之间的关系。
4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
4.1 通用要求 4.1.1叉车应符合第4章的安全要求和/或保护/风险减小措施。 4.1.2对于本文件未涉及的非重大危险,应按ISO12100规定的原则进行叉车设计。 4.2 纵向载荷力矩系统 4.2.1通用要求 4.2.1.1由叉车制造商提供的在操作手册中描述的纵向载荷力矩系统的所有实际性能和所有结构应符合第4章的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 4.2.1.2设计纵向载荷力矩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作业环境,如:相对湿度、温度、冷凝、粉尘; ——叉车的额定起重量;电磁兼容性;一维护活动(如:清洁、清洗)。
4.2.1.3叉车设计时应考虑操作LLMC所产生的动态载荷。 4.2.1.4纵向载荷力矩系统应能承受叉车正常使用和维修时传递给他的冲击载荷和振动。 4.2.1.5油漆或其他防腐措施不应影响限制器和指示器的正常功能。 4.2.2校准调定修改的保护
所有影响纵向载荷力矩系统校准调定的调整都应设计成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完成(如:使用特殊工具、专用钥匙、操作程序)。 4.2.3 3正确功能的验证 4.2.3.1纵向载荷力矩系统正确功能的验证应不使用任何特殊工具就能进行。如果需要特殊程序,该程序应在操作手册中说明。 4.2.3.2纵向载荷力矩系统应能定期进行功能检测以验证系统操作是否正常。 4.2.4预警和预防
纵向载荷力矩系统应在制造商认可的所有属具组合下以及载荷搬运装置和属具的运动中都符合本
2
GB/T35205.7—2021/IS010896-7:2016
文件。 4.2.5纵向载荷力矩系统的故障
系统任何部分的故障或功能损坏应能向操作者发出提示,直到故障消除(如:报警灯的连续闪烁或连续蜂鸣或两者都有)。 4.2.6防护的附加要求
除了应符合GB/T35205.1-2017中4.4.2的要求外,暴露在恶劣工况下的纵向载荷力矩系统零部件,应至少达到IEC60529中相当于IP67的最小防护等级。 4.2.7电气 4.2.7.1电源 4.2.7.1.1电源应有电压变化、电源电压正反向、过载、短路和接地防护。 4.2.7.1.2电源发生故障时,纵向载荷力矩LLMC系统应继续正常工作或回到安全工况。 4.2.7.2电压恢复
除非安全工况被保持,纵向载荷力矩系统在电压恢复的情况下应操作正常。 4.2.8部件的互相连接
在LLMI和LLMC部件间所有信号和电源的传输应有防干扰保护,如分立绝缘的导体,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叉军的车架不应被用来传输动力、信号或用作信号返回功能。 4.2.9外部元件
安装在叉车外部的(也就是不需要去除任何防护或部件),构成纵向载荷力矩系统部分的零部件(如接近传感器)应布置和防护成将干扰的可能性降至最小。 4.3纵向载荷力矩指示器(LLMI) 4.3.1总则
本文件没有提及LLMI的性能等级要求,可使用GB/T16855.1一2018中规定的性能等级设计通则,旨在警告操作者可能的危险并要求操作者采取行动防止此类危险。 4.3.2报警 4.3.2.1LLMI应给出视觉和听觉的连续报警,视觉和听觉报警各自起始于其预设的限值和按照 GB/T26949.14一2016稳定性试验T1确定的限值。报警应在LLMC激活的情况下连续并持续。报警信号应持续,直到纵向载荷力矩回到低于开始报警的预设限值。 4.3.2.2报警信号之间应有明显的区别,包括视觉报警信号之间和听觉报警信号之间。例如,可以用一种颜色来表示趋近限值的视觉报警,用另一种颜色来表示达到稳定限值的视觉报警。又例如,可以用一种断续的声音来表示趋近限值的听觉报警,越接近限值频率越快,当达到限值时频率固定。 4.3.2.3LLMI应在达到预设限值开始报警时,给出一个渐进的报警信号,以给操作者有报警的反应时间。 4.3.2.4在预期的操作条件下(见4.2.1.2),这些报警信号应在操作者位置清晰可辨。 4.3.2.5不应有叉车操作者可取消报警的规定。
3
GB/T35205.7-—2021/ISO10896-7:2016
4.3.3 3显示器
LLMI显示器应:
位于操作者能清楚看到报警信号和指示信号的地方;不会对操作者的载荷和工作区域视线造成干扰;
一在所有条件下,包括强光下都应清晰可辨;
通过从左到右,从下到上或顺时针旋转的移动来提供显示。
4.4纵向载荷力矩控制器(LLMC) 4.4.1通用要求 4.4.1.1 除了满足4.1的要求外,LLMC应
自动运作并在激活后不需要重置;一旦激活应一直保持激活状态,直到超载情况被解除或倾翻力矩减小到制造商允许的范围内。
4.4.1.2只有当LLMC被设置成使用铲斗和臂架起升小于10°,延伸少于1m时,才允许自动断开 LLMC且LLMI听觉报警。 4.4.2 2预防变化 4.4.2.1当载荷搬运几何结构的变化会加大纵向载荷力矩并超过ISO10896-1稳定性试验T1设定的限值时,LLMC应停止其变化 4.4.2.2载荷搬运几何结构变化停止后,减小纵向载荷力矩的变化应是可能的。 4.4.2.3载荷搬运几何结构变化的停止不应增大其本身的不稳定性 4.4.2.4LLMC的功能应符合GB/T16855.1-2018的性能等级PLc。
注:ISO12100用来确定最合适的PL等级。 4.4.3 LLMC的手动控制 4.4.3.1LLMC应能手动控制。 4.4.3.2LLMC的使能装置不应位于操纵杆上。 4.4.3.3在以下任何条件下手控功能应自动取消:
激活后不超过60S;发动机停机;一操作者不在正常操作位置。
4.4.3.4只有当接收到来自操作者的输时(如瞬时开关),LLMC才可手动控制。 4.4.3.5应使用听觉、视觉或两者兼备的报警信号来警告操作者,LLMC系统被手动控制了,直到手动控制被自动取消。
5 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风险减小措施的验证
5.1 通用要求 5.1.1 1第4章规定的要求应采用下列一种或其组合方法进行验证:
测量;目测检查;
—试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