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5.020 CCS E 12
SY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662021 代替SY/T 5366—2000
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re data acquirement of oil field development wel
2022一02一16实施
2021一11一16发布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 53662021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设备、工具和材料
4.1设备 4.2 工具 4.3材料 5现场资料录取 5.1 常规取心资料录取 5.2 密闭取心资料录取 5.3保型取心资料录取 5.4油基泥浆取心资料录取 5.5并壁取心资料录取 6岩心照相与岩心扫描 6.1岩心照相 6.2 岩心扫描
0
0
总结报告 7.13 报告编写主要内容 7.2 附图及表格要求附录A(规范性) 岩心丈量和编号附录B(资料性)开发井取心资料表格格式
7
0
C
6
中
SY/T 5366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SY/T53662000《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技术要求》,与SY/T5366200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SY/T53662000的第1章); b)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SY/T53662000的第2章); c)增加了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 d)增加了设备、工具和材料(见第4章): e)增加了常规取心资料录取(见5.1) f)增加了水驱储层岩心主要分析方法(见5.2.3.1); g)增加了化学驱储层岩心主要分析方法(见5.2.3.2); h)增加了保型取心资料录取(见5.3) 1)增加了并壁取心资料录取(见55): j)增加了岩心扫描(见6.2): k)删除了岩心密闭率要求(见SY/T53662000的6.2.2): 1)删除了进行含水饱和度脱气校正后,可计算水洗段平均驱油效率及计算方法(见SY/T5366
2000的6.2.3) m)删除了大直径取心(见SY/T5366 2000的6.3) n)删除了岩心收获率要求(见SY/T53662000的6.4)。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油
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渤海实验中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钧、刘冷杉、李秀国、张旭东、赵增义,寇根、高长春、吴兆华、崔向东、 李冰、董晓东、王宁。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SY/T5366—1989,2000年第一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I
SY/T 53662021
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田开发井(含评价并)取心资料录取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碎屑岩油田的常规取心,密闭取心,保型取心,油基钻井液取心、并壁取心等岩心
资料的录取。其他类型油田开发井取心资料的录取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423.1 石油天然气工业术语 第1部分:勘探开发 SY/T5343滤液浸人岩心量的测定方法 SY/T5368岩石薄片鉴定
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岩心core 利用取心工具取出的岩石样品。 [来源:GB/T8423.1—2018,3.2.2.1
3.2
假岩心pseudo core 在钻井取心过程中与地层岩石一同取出地面的井壁泥饼或上部地层塌落的岩块。
3.3
常规取心 conventional coring 使用水基钻井液和常规钻井取心工具,对所取岩心没有特殊要求的钻井取心工艺,
3.4
密闭取心 sealed coring 使用加人密闭液的特殊钻井取心工具对岩心进行密闭保护,使其不被取心流体污染的钻井取心工艺。
3.5
保型取心 shape preserving coring 使用加人保型衬筒的特殊钻井取心工具,保持岩心原始形状的钻井取心工艺。
3.6
油基钻井液取心 oil-based drilling fluid coring
1
SY/T 53662021
以原油、柴油或渣油为分散介质,氧化沥青为分散相的胶体溶液,重晶石粉为加重剂的钻井取心工艺。 3.7
并壁取心 side-wall coring 使用井下射孔或旋转等特殊取心工具,从井壁内取出岩石小样品的取心工艺。
3.8
岩心收获率core recovery 实际取出岩心长与该次取心进尺之比的百分数。 [来源:GB/T 8423.1—2018,3.2.2.19] 注:S-LIL×100%。式中:S岩心收获率,用百分数表示:L一 -实际取出岩心长,单位为米(m),L该次
取心进尺,单位为米(m)。
3.9
半米记号 half-meter mark 在岩心上每逢半米处标注的记号。
3.10
整米记号 one-meter mark 在岩心上每逢整米处标注的记号。
3.11
岩心劈心机 . core splitter 将岩心瞬间劈分开的液压机械设备
M
3.12
岩心部心机 . core cutter 将岩心轴向剖分开的锯片机械设备
4设备。工具和材料 4.1设备
取心资料录取中需要的设备: a)岩心劈心机:压力小于200kN; b)岩心剖心机:转速大于800r/min: c)岩心照相设备:大于1000万像素; d)岩心扫描设备:清晰度大于250DPI; e)冷藏冰柜:温度低于-10℃: f)电子天平:感量1/10000g。
4.2 工具
取心资料录取中需要的工具: a)钢卷尺:精度土lmm; b)放大镜:放大倍数大于10倍; c)滴定瓶:30mL~50mL。
4.3材料
取心资料录取中需要的材料及规格:
2
SY/T 53662021
a)盐酸:浓度3%~5%: b)清水:自来水: c)蒸馅水:杂质小于1.0%: d)酒精:分析纯; e)四氯化碳:分析纯; f)示踪剂:酚酰、硫氰酸铵。
5现场资料录取 5.1 常规取心资料录取 5.1.1岩心出筒及整理 5.1.1.1 取心场地应干净、平整、光线良好,取心环境应具备岩心出筒时不受雨、雪等自然气候影响 5.1.1.2按照岩心出筒顺序,自下而上依次摆放。 5.1.1.3对好岩心茬口,整理岩心,清除假岩心。 5.1.1.4丈量岩心长度,在岩心表面刻画出半米记号,整米记号。 5.1.1.5将岩心表面液体清理干净,按照地层深度顺序对岩心自然编号,具体方法见附录A。 5.1.2岩心描述 5.1.2.1岩心描述要求:
a)岩心描述应在自然光下进行,岩心表面应新鲜 干净 b)岩心描述按照岩性,物性。结构、含油产状等进行描述,重点描述含油气并段: g)岩心含油级别划分方法见表1 d)岩心描述后按顺序装人盒中人库验收
表1 含油产状分级表
含油面积/岩心面积
含油状况
级别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
% >90 60 ~ 90 30 ~ 60 5 ~30 <5
含油饱满,油润感强,岩性均匀含油较饱满,有不含油斑块含油不饱满,呈条带状分布,岩性不均匀含油极不饱满,呈条带状或不均匀状分布,岩性不均匀零星含油,岩性不均匀
5.1.2.2 岩心描述内容如下:
a)颜色应按单一颜色复合颜色、含油颜色区别命名,如棕色,灰黄色、紫红色,紫红杂灰绿
色等; b)成分包括矿物碎屑、植物碎屑,填隙物成分包括杂基及胶结物; c)含有物包括化石、结核、团块、泥砾等; d)岩石结构包括粒度、分选性、磨圆度、支撑类型、接触方式、胶结类型等: e)裂缝的缝长,缝宽、延伸方向、倾斜角、分布状况、填隙物等: f)沉积构造分为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化学构造、生物构造等:
3
SY/T 53662021
g)接触关系分为整合、不整合、假整合、冲刷面等; h)沉积旋回按正旋回、反旋回,复合旋回 i)岩性定名按照SY/T5368执行:
5.1.2.3按照岩心描述内容画出岩心柱状图并与测井曲线相匹配。 5.2密闭取心资料录取 5.2.1取心准备 5.2.1.1 钻入取心层位前进行对比电测,保证取心层位的准确。 5.2.1.2钻人取心层位前试取1~2筒,保证取心工具的可靠性。 5.2.1.3取心前检查取心工具,取心筒内注满密闭液 5.2.1.4宜在泥岩或夹层中割心,以确保油层资料的完整性。 5.2.1.5严禁岩心被外界物质污染。 5.2.1.6岩心出筒及整理按5.1.1执行。 5.2.2选取岩样 5.2.2.1 饱和度样品选样应在60min内完成。 5.2.2.2含油气岩心的常规物性分析应按每米8 3~10块取样。 5.2.2.3特殊岩心分析可根据需要选取岩样。 5.2.2.4全直径样品选样位置应留有标记牌,标明距顶位置、长度、颜色、岩性、含油产状。选样步骤如下:
a)取样岩心应画上指向钻头方向的箭头,i 记录其顶底位置,标明岩样编号: b)岩心按其直径纵向1:2比例劈成两半: c)直径1/3部分做饱和度,示踪剂等分析项目 d)饱和度样品应在岩样中心取方柱状样品进行饱和度测定, e)在饱和度样品相邻位置另取岩样,进行示踪剂含量测定, 示踪剂检测方法按照SY/T5343执行; f)分析取样后剩余岩心做好编号装人袋中送实验室作其他分析项目: g)直径2/3部分用做含水观察、岩心描述、岩心扫描等工作。
5.23岩心含水分析 5.23.1水驱储层岩心主要分析方法:
a)观察岩心颜色、湿润感、水珠等: b)显微镜下观察岩心表面的光泽,含油饱满程度及分布状况,有无水膜,颗粒表面干净程度等: c)在岩心平面做滴水实验,实验分级见表2。
表2滴水实验分级表
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水珠形态
水洗判断强水洗水洗弱水洗未水洗
水珠立即渗人或10min内,水珠全部渗人 10min内,水珠呈玻璃光泽,浸润角<60° 10min内,水珠呈透镜状,浸润角60°~90° 10min内,水珠无变化或呈半球状,浸润角>9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