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011492019
(2019年确认)
凝析气藏开发资料录取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ata acquisition on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 exploitation
2019—12—05发布
2019-12-0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
Q/SY011492019
再版说明
本标准于2019年复审,复审结论为继续有效。 本标准在发市复审结论的同时,按照《关于调整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编号规则的通知》(中油质
[2016】434号】的要求对标准编号进行了修改。
本次印刷与前一版相比,技术内容与前版完全一致。 本次仅对标准的封面进行了如下修改:
标准编号由Q/SY149—2007修改为Q/SY01149—2019,一标准发布单位按照企业公章,修改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Q/SY01149—2019
目 次
前言
1
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 ............ 凝析气藏开发前期阶段资料录取及要求凝析气藏开发阶段资料录取及要求
1
2 3 X
Q/SY01149—2019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芬娥,冯积累、唐明龙,发明、邹国庆。邓军,孙亚兰。
一
Q/SY01149—2019
凝析气藏开发资料录取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凝析气藏开发资料录取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凝析气藏开发生产全过程的资料录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154油气藏流体取样方法 SY/T5440天然气井试井技术规范 SY/T6035 探井化验报告格式 SY/T6101 凝析气藏相态特征确定技术要求 SY/T6171气藏试采技术规范 SY/T6176气藏开发井资料录取技术规范
3凝析气藏开发前期阶段资料录取及要求 3.1凝析气藏原始参数的录取 3.1.1选定试采井和观察井测取原始地层压力(含静压梯度)和原始地层温度(含静温梯度)。 3.1.2试采井和观察井选择及试采管理及要求按照SY/T6171执行。 3.2试采资料录取及要求 3.2.1试采井计量分离器要求:试采井计量分离器压力要求控制在预计使用的生产分离器压力范围。 当使用一级分离器不能满足需要时,要求使用两级分离器,以便于获取准确的井口温度,压力及流体样品资料。 3.2.2试采井产能试井和不稳定试井:试采并首先进行产能试并和不稳定试并,了解储层性质、避析气井产能,确定储量评价参数。产能试井方法根据凝析气藏实际选取(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修正等时试并等) 3.2.2.1测试工艺选取井下测试工艺,压力计要求下到气层中部深度。 3.2.2.2产能试井工作制度的选取要尽量控制井底流压在露点压力以上,底水凝析气藏避免生产压差过大形成水锥,产气量高于极限携液产气量。 3.2.2.3产能试井要求每个工作制度下均达到稳定流动状态,8h内井底流压变化量不超过该时间段初始点并底稳定流压的0.5%,产量变化小于5%。记录各制度下油,气,水产量及井口压力,温度,砂岩储层应测定产出流体的含砂量。 3.2.2.4对小型凝析气藏,多裂缝系统凝析气藏,复杂断块凝析气藏、岩性凝析气藏进行探边测试,确定储量参数 3.2.2.5试采并间进行干扰试并,评价储层或裂缝系统的连通程度,确定地层参数。 3.2.2.6 多层系采气井,分段测试产能,确定层间干扰程度。 3.2.2.7 试井要求按照SY/T5440执行。
1
Q/SY011492019
3.2.3试注并注人能力试井和不稳定试并。 3.2.3.1试注井进行注人能力试井和不稳定试并,了解试注井的注人能力及地层参数 3.2.3.2试井要求按照SY/T5440执行。 3.2.4试采并,试注井工作制度包括:
a)试采井井口为一级节流,工作制度记录按照SY/T6176执行。 b)试采井井口为多级节流,记录各级油嘴或角式节流阀开度。 试注并工作制度记录,与油嘴或角式节流阀控制的采气井工作制度记录相同
3.2.5 试采井凝析油、天然气。水产量计量包括
a)天然气计量:按照SY/T6176执行。 b)产出液计量:
1)计量系统每月检查一次,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及结论 2)试采期间要求每日计量。 3)按计量器具及气井产液量大小决定年次计量时间。分离器计量,日产液大于或等于
100m,每日连续计量4h以上:日产液小于100m且无于或等于50m,每日连续计量 6h以上:日产液小于50m且大于或等于20m,每日连续计量8h以上:日产油小于 20m,每日连续计量10h以上。油罐计量。日产液大于或等于50m,每2h计量一次:日产液小于50m,每4h计量一次。日产液量大于或等于10m,保留1位小数:日产液量小于10m,取整数。计算折算日产油量,以吨(t)为单位
4)产水量计量,每2h取一次液样。每4h化验一次合含水。计算折算日产水量,以立方米(m)
为单位。 5)如工作制度发生变化,必须分段计量,直至稳定。
c)油,气,水同产井计量:在油。气,水得到分离的条件下,分别计算油,气,水平均日产量, 3.2.6试注并注人量计量包括:
a)每月检查一次流量计。记录每次检查的时间及结论 b)连续在线计量,以立方米(m)为单位,取整数。
3.2.7压力资料包括:
a)地层静压(含静止压力梯度):试采井每3个月测一次,观察并每月测一次。 b)井底流压(含流动压力梯度):每月测一次。 c)井口油压,套压:每2h记录一次,每24h计算一次平均压力。井口多级节流井,记录各级油
嘴或角式节流闽对应的井口油压。 d)各级分离器前各节点压力,分离器压力。集气站外输压力:每2h记录一次,每24h计算一次
平均压力。
3.2.87 温度资料包括:
a)与3.2.7各项压力资料同时记录相应温度及温度梯度。记录井口温度时,同时记录大气温度 b)温度梯度测量要求从井口开始记录,0m~500m范围每10m一个测点,300m以下按常规设
定测点密度
3.2.9天然气、凝析油、水样分析资料包括:
a)正常试采井每月取地面油、气样各一次进行分析,分析内容按照SY/T6035执行。 b)天然气组分分析含碳数不低于C,凝析油组分分析含碳数不低于C。 c)高含蜡凝析油,要求进行析蜡点化验分析 d当气开开始产水时,每天取水样一次。确定产地层水后,每月取水样一次进行分析。分析内
容按照SY/T6035执行。 e)试采井作业前后,均取地面油、气、水样作对比分析。
2
Q/SY01149—2019
3.2.10注人流体分析:注人流体每月取样分析一次 3.2.11高压物性取样及分析包括:
a)取样方法按照SY/T5154执行。 b)取样时,生产井井底流压尽量调整到高于或接近原始露点压力。产量调整采用逐级降产法,
每次降产约一半,直到气油比稳定(气油比变化小于5%),并保持足够高的产量,满足携液要求。
c)取样分离器压力、温度的高低由流体性质来决定。高含蜡凝析油,保证分离器温度高于凝析
油析蜡温度 d)试采初期取PVT样一次,以后每季度取一次。 e)析气藏相态特征分析方法及内容按照SY/T6101执行。
3.2.12生产测井包括:
a)重点试采井投产初期测一次产气剖面,以后每半年测一次。 b)重点试注井投注初期测一次注人剖面,以后每半年测一次。 e)措施作业前后进行生产测井,了解产出面、注人部面变化,对比措施效果 d)边底水凝析气藏及带油环或底油的边底水凝析气藏,油水界面和气水界面附近试采井,每半
年测一次油水界面和气水界面,观察井每季度测一次。
3.2.13试井资料:重点试采井,试采期间,每半年测一次产能试井和不稳定试井 1 凝析气藏开发阶设资料录取及要求 4.1压力资料 4.1.1原始地层压力:开发井投产前测关井时气层中部稳定压力(P)。 4.1.2地层静压包括:
a)定点井:每半年采取井简内下压力计的方式,测量一次静止地层压力(含静止压力梯度):非
定点测压井,每年测量一次静止地层压力(含静止压力梯度)。 b)对井下积液井:关井期间,需测稳定地层压力或静液面(含静止压力梯度) C)对观案:采取井筒内下压力计的方式,每季度实测一次静止地层压力或静波面(含静止压
力梯度)。
1.3 生产井井底恢复压力包括
a)避析气并试井资料的内容及技术要求按SY/T5440执行。 b)定点井每半年一次压力恢复试井,测取井底恢复压力:非定点井每年测一次恢复压力。 c)生产井产气能力下降显著时,立即测恢复压力 d)措施作业后测恢复压力,对比措施前后效果。 e)同时记录井口压力和温度。
4.1.4注人井井底降落压力包括:
a)定点井每半年测一次压力降落试井,非定点井每年测一次 b)注人井注人能力下降显者时,立即测降落压力 c)措施作业后测降落压力,对比措施前后效果。 d)同时记录井口压力和温度。
4.1.5流动压力包括:
a)定点测压井:采取井简内下压力计的方式,投产初期每月测一次井底流动压力(含流动压力
梯度),生产半年后每两个月测一次,一年之后每季度测一次 b)井下积液生产并:每月测一次流压及流压梯度,并记录井口油压和套压。 e)观察井开井生产观察期间,每月测一次流动压力(含流动压力梯度)。
3
Q/SY011492019
d)当工作制度发生变化时,待生产稳定后,必频测流动压力(含流动压力梯度)。 e)当生产突发异常,出现产量大幅度下降或上升,水量明显增加,井口油压和套压大幅度变化
等情况,应及时监测井底流动压力,
4.1.6 对下压力计测压难度大的开发井,可在井简下毛细管压力计,连续监测井底压力变化。 4.1.7对水平段具备测压条件的水平井,按本标准要求测取各项压力资料。 4.1.8井口油压和套压,每8h记录一次,每24h计算一次平均压力。井口多级节流井,记录各级油嘴或角式节流阀对应的井口油压 4.1.9分离器前各节点压力,分离器压力。计量系统压力,人工监测时,分离器前各节点压力每81 记录一次,分离器压力和计量系统压力每2h记录一次:采用自动控制装置监测时,按要求设定,自动采集。 4.2温度资料 4.2.1原始地层温度、地层静温(含静温梯度)、井底流动温度(含流温梯度)井口流体温度、分高器前各节点温度、分离器温度。计量系统温度等与对应的4.1各项压力监测同时录取。 4.2.2温度梯度测量要求按照3.2.8b)执行。 4.2.3大气温度与井口流体温度同时记录,分别取平均值 4.3生产并油气,水产量计量 4.3.1生产井、注人井工作制度记录:按照3.2.4执行。 4.3.2天然气,凝析油,水产量计量包括:
a)采用独立计量系统的采气井,油。气、水产量计量按照3.2.5执行。 b)多井共用一套计量系统时,生产稳定的采气井,至少每3d计量一次油,气,水产量,计量要
求按照3.2.5执行。计量前,要求流体充分置换,稳定后开始计量 c)工作制度改变,连续3d计量,直至稳定。 d)油压和温度变化较大(油压变化超过2%,温度变化超过10%),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立
即计量。前后两次计量差值大于5%时,或含水率变化差值大于5%,加密计量。
4.4注入井注入量计量
注入并注人量计量按照3.2.6执行。 4.5产能试并 4.5.1生产并产能试井包括:
a)定点井每年一次产能试井。试井方式根据凝析气田实际确定 b)生产井产能发生明显变化阶段,要进行产能试井。 c)生产井改造措施后。要进行产能试井对比。
4.5.2注人井注人能力试井包括:
a)定点井每年一次注人能力试井。 b)注人井注人能力发生明显变化阶段。要进行注人能力试井。 c)注入并改造措施后,要进行注人能力试井对比。
4.5.3试井方法按照SY/T5440执行。 4.6流体性质监利 4.6.1地面油、气、水样分析包括:
a)正常生产井每季度取地面油、气样各一次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参考SY/T6035 b)天然气组分分析含碳数不低于C:,析油组分分析含碳数不低于C。 )高含蜡凝析油,要求进行析蜡点化验分析 d)当气井开始产水时,每天取水样一次。确定产地层水后,每半年取水样一次进行分析。分析
内容按照SY/T6035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