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91.120.30 CCS Q 17
J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 1017—2020 代替JC/T1017—2006
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
Polymer emulsions for building waterproofing materials
2021-04-01实施
2020-12-0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3发布
JC/T1017—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JC/T1017一2006《建筑防水涂料用聚合物乳液》,与JC/T1017一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标准名称: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见封面,2006年版的封面): b) 修改了术语定义(见第3章,2006年版的第3章); c) 修改了吸水率技术要求(见表1,2006年版的表1): d) 增加了“黏度”和相应的试验方法(见表1和7.7); e) 增加了有害物质限量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见表2和7.15~7.17); f) 修订了有关的试验方法(见7.9、7.10和7.11,2006年版7.9、7.10和7.1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防水材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95/SC1)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圣洁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银洋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东营市金友来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科力森化学有限公司、深圳市新黑豹建材有限公司、安德士新材料(中山)有限公司、广东恒和永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邦辉化工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联新南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威县双赢化工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研检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春林、杨斌、褚建军、王莹、陈斌、程训松、杜昕、庄梓豪、吴连国、王俊、 毛雄伟、杨力文、李伟、冯永、洪继政、黄尚文、康杰分、王玉峰。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C/T1017—2006。
I
JC/T1017—2020
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的的术语和定义、标记、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防水材料中起成膜、固结作用的聚合物乳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794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GB/T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8325 聚合物和共聚物水分散体pH值测定方法 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11175合成树脂乳液试验方法 GB/T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18582一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GB/T20623一2006建筑涂料用乳液 JC1066—2008 3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 polymeremulsionsforbuildingwaterproofingmaterials 以水作为分散介质,通过聚合反应而成,并在建筑防水材料中起到成膜、固结作用的各类聚合物
乳液。
4标记
产品按下列顺序标记:产品名称、标准号。 示例:符合本文件的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标记为:
建筑防水材料用聚合物乳液JC/T1017-2020
5一般要求
-
JC/T1017—2020
本文件包括产品的生产与使用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应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物理性能
产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物理性能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项目容器中状态不挥发物含量/%
技术指标
均匀液体, 无杂质、无沉淀、不分层
规定值"±1 规定值"±1 规定范围值无异常
pH值黏度/mPa·s
冻融稳定性(3次循环,-5℃) 钙离子稳定性(0.5%CaClz溶液,48h)
无分层,无沉淀,无絮凝不破乳、无明显絮凝物
机械稳定性贮存稳定性 24h吸水率/%
无硬块、无絮凝、无明显分层和结皮
规定值"±2.0 无起泡、无破损
耐碱性(0.1%NaOH溶液,168h)
规定值应在产品说明书、 包装和产品订货合同中明示用户。 用于喷涂速凝类防水涂料除外。
6. 2 有害物质限量
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有害物质限量
项目残余单体总和/%
序号 1 2 3 4 5 6
技术指标 ≤0.10 ≤30 ≤100 ≤20 ≤300 ≤50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g/L)
游离甲醛/(mg/kg)
苯/(mg/kg)
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总和/(mg/kg)
氨/(mg/kg)
试验方法
7
2
JC/T1017—2020
7.1标准试验条件
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3土2)℃、相对湿度(50士10)%。 7.2试验设备 7.2.1低温冰柜:-30℃~0℃,精度±2℃。 7.2. 2 电热鼓风干燥箱:不小于200℃,精度土2℃。 7.2.3 厚度计:接触面直径6mm,单位面积压力0.02MPa,分度值0.01mm。 7.2. 4 +半导体温度计:量程-30℃~30℃,精度0.5℃。 7.2.5 :天平:感量为0.001g。 7.3试样处理
在试件制备前,试验试样及所用试验器具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4h。 7. 4 容器中状态
打开包装容器,观察有无分层。采用搅拌棒搅拌,观察有无沉淀。将混匀后的试样在清洁的玻璃板上用规格为120μm涂布器均匀涂成薄层后观察有无颗粒。 7. 5 5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11175进行试验。 7. 6 6pH值
按GB/T8325进行试验。 7.7黏度
按GB/T2794进行试验 7. 8 3冻融稳定性
按GB/T11175进行试验。其试验循环为3次,试验温度为(-5士0.5)℃。 7. 9 钙离子稳定性
按GB/T20623—2006中4.11进行试验 7. 10 机械稳定性
按GB/T20623—2006中4.10进行试验。 7.11 贮存稳定性
按GB/T20623—2006中4.8进行试验。 7.12 24h吸水率 7.12.1 胶膜的制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