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标准>Q/SY 10131-2016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Q/SY 10131-2016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资料类别:行业标准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67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3-10-27 15:01:14



推荐标签: 系统 运行 卫星通信 管理规范 系统 vsat 10131

内容简介

Q/SY 10131-2016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0131—2016
代替Q/SY131—2012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Code for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VSAT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16-10—27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10131—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主站及端站运行管理 5.1 主站设备运行管理 5.2 端站设备运行管理 5.3 机房运行管理 5.4 值班管理 5.5 防雷。接地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 设备巡检记录表参考文献
4.
5
2
13 Q/SY1013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
草。
2013年完成并发布了Q/SY1612一2013《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范》本标准为《VSAT 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为卫星通信系统标准体系的有效补充,代替Q/SY131一2012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程》,与Q/SY131一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前言"(见前言,2012年版的前言):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2年版的第1章):删除了“总则*(见2012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删除了“一般要求”(见2012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删除了“日常维护*(见2012年版第4章):增加了“缩略语”(见第4章):增加了“主站及端站运行管理”(见第5章)删除了附录A“电路故障联络单*(见2012年版的附录A):增加了附录A“ODU及电缆检查记录表、室内巡检记录。网管系统监控表”:增加了“参考文献”(见参考文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管道通信电力工程总公司。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喜文、牛炳乾、邸小彪、李金明、何岗、蔡庆丰,张永杰,田金伟、李超。刘明、张建勋、李文光。孙玲,吴琼。赵敏琴、邢八一,徐方辰、孙科。
本标准代替了Q/SY131—2012。 Q/SY131—201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Q/SY131—2007; Q/SY 131—2005.

II Q/SY 10131—2016
VSAT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国内和海外VSAT卫星通信系统主站和端站运行管理的技术,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国内和海外VSAT卫星通信系统主站和端站的日常使用维护,故障处理,设备管理等。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13615—2009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T13620—2009卫星通信地球站与地面微波站之间协调区的确定和干扰计算方法 GB506892011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YD5003—2014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5028一2005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Q/SY1223.1一2009信息系统总体控制规范第1部分:实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卫星通信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反射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
3.2
甚小口径终端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VSAT) 天线口径小于2.4m,设备紧凑、全固态化。功率小。价格低廉的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
3.3
卫星天线 satellite antenna 地球站卫星天线,主要完成将交变的电路电能与空间的电磁波能进行能量形式的转变,可以接所
需的工作频率,极化角和方向发射或接收信号,可以将发射功率或接收功率等效地进行放大。 3.4
室外单元outdoorunit(ODU) 安装在卫星天线发射面焦点处或附近,由馈源。双工器(双向三端滤波器),接收设备。发送设
备组成,具有发送信号的上变频。接收信号的下变频功能,保证信号能够同时正常接收和发送。
1 Q/SY10131—2016
3.5
室内单元indoor unit(IDU)通常安装在靠近ODU的通信机柜内,由调制解调器和基带处理单元组成,提供VSAT与用户的
接口,VSAT与卫星的链接,地面通信规程协议与卫星线路通信规程协议之间的变换等。 3.6
中频电缆 intermediate frequency cable 用在卫星LNB输出端口到IDU输入端口之间和卫星BUC输人端口到IDU输出端口之间的电缆。
3.7
干扰 interference 叠加在接收载波上、影响接收效果的无关信号能量。
3.8
方位角azimuth angle 以正北方向为0”,在卫星天线对星完成后,卫星天线偏东或偏西所调整的角度称为方位角。
3.9
俯仰角elevation angle 在卫星天线对星完成后:卫星接收天线中心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为俯仰角。
3.10
极化角 polarizing angle 在卫星天线对星完成后,BUC偏离水平状态时的角度(小于90”,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3.11
入网 access network 当VSAT与卫星主站能够通过卫星实现双向数据收发,即为人网。
3.12
常规维护 routine maintenance 设备开机自检,自环测试。关键部件的热或冷备份。设置迁回路由等。
3.13
故障维护fault maintenance 发生故障后,对故障的检测,定位及隔离。
3.14
反应性维护reactivemaintenance 当完成对故障的隔离后,修理或更换发生故障的单元。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UC:上变频功率放大器(blockup-converter) LNB:低噪声下变频放大器(lownoiseblockdownconverter)
2 Q/SY 10131—2016
5主站及端站运行管理 5.1主站设备运行管理 5.1.1主站设备运行管理的目标及任务
主站设备运行管理的目标及任务具体为: a)主站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为:使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VSAT业务损失降到最小,保
证卫星通信系统畅通和业务质量。 b)主站卫星通信系统运行管理的维护任务包括:常规维护。故障维护,反应性维护。
5.1.2主站设备运行管理中应注意观察的内容
观察、记录主站系统和设备的硬件性能,业务传输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a)系统及设备的状态指标。对于不常用的设备每月应进行一次加电测试的常规维护:观察运行
中的设备散热风扇是否运转正常,工作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故障灯是否亮,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应进行故障维护及反应性维护处理。
b)业务传输的质量。通过网管系统查看端站业务数据传输是否稳定,若发现业务传输中断或不
流畅,应及时进行故障维护。 c)有关技术参数。对系统及设备进行链路误码特性和信号强度检查,对于出现的高误码率和低
信号强度应及时进行故障维护及反应性维护。
5.1.3主站设备运行管理维护
5.1.3.1卫星天线维护
卫星天线维护的要求为:)应根据卫星飘移规律和飘移量,确定方位角,俯仰角和极化角的调整时间和调整量,以便信
标值处于最天状态。恶势天气过后,如天风,暴雨,应及时检查天线状况。 b)各连接部位每月检查一次是否松动,不应随便拆装,应涂润滑油脂,以防锈蚀。 C)主面内的灰尘应每月清除一次主面内积雪厚度超过0.5cm时应及时清理,但不应划伤主面。 d)天线结构系统所有外露表面均涂覆保护,对涂层破损处应及时补涂白色醇酸磁漆。 e每月检查馈源膜表面的清洁状况,及时清除灰尘:若发现薄膜老化,应及时更换
5.1.3.2ODU及电缆维护
ODU及电缆维护的要求为 a)每周检查ODU供电电压值。应符合YD/T50402005的规定, b)每月检查ODU设备的固定是否牢固,与波导及同轴电缆的连接是否紧固:大风过后,应及
时检查同轴电缆的状况。 c)每月检查电缆,发现电缆老化,应及时更换。 d)每季度检查接头防水。 e)以上维护管理内容参见表A.1进行填写。
5.1.3.3IDU维护及配置备份
IDU维护及配置备份的要求为: a)每日检查所有设备的状态指示灯,记录各设备的运行参数,记录表格参见表A.2
3 Q/SY10131—2016
b)每月备份设备配置文件,长输管线应每周备份设备配置文件。 c)每季度检查各类风扇及滤尘网的通风情况,并清除灰尘。 d)每年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线缆头及线缆标签是否完好。 e)每年清洁机架。机箱及设备外壳:除尘应用湿软的棉布擦拭设备,不应打开设备进行清洁。
5.1.3.4网管系统维护
网管系统维护的要求为: a)每日检查设备的状态指示灯。 b)每月检查设备硬盘的可用空间。及时清除临时文件。 c)每月检查所有具有时间功能的设备,保证设备的时间和日期正确。 d)改变网络配置、增减端站后,应将相关配置文件及数据库文件进行备份。 e)VSAT端站人网时应控制端站发射功率。极化隔离度等技术指标。 f)网管系统监控表格参见表A.3。
5.1.3.5主站供电系统维护
主站供电系统维护的要求为: a)保证供电系统的供电安全稳定,达到二类供电。 b)确保引人市电电源的频率和电压波动范围应符合YD/T5040一2005的规定。 c)当通信设备电源由市电直接供电时,其供电电压的偏移幅度不大于额定电压的土10%。 d)频率波动标准小于±1%。
5.1.3.6 主站电磁环境管理
主站电磁环境管理的要求为: a)每年应进行一次天线场区电磁环境检测,检查地球站接收频段内的微波干扰,应根据
GB13615—2009的管理规定及GB/T136202009的干扰计算方法,落人地球站接收机输人端的最大干扰电平应比正常接收信号电平低30dB,如高于充许值。应采取措施。如干扰屏蔽,把干扰降至允许值以下。
b)严防VSAT站无线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应根据GB8702的要求,向有关管理
部门提交“VSAT站天线前方场区保护范围的相关资料。
5.2端站设备运行管理 5.2.1VSAT端站ODU室外单元及中频电缆维护
VSAT端站ODU室外单元及中频电缆维护的要求为: a)天线安装完成后,确定天线各部件无松动,底座支架牢固,俯仰角和方位角不应随意变动。 b)每月检查ODU与LNB的密封防水,雨季改为周检。 c)每月检查双工器馈源膜的防水情况,雨季改为周检。 d)每月检查射频线缆的固定及接头情况。
5.2.2IDU室内单元维护
IDU室内单元维护的要求为: a)每日检查设备运行环境,应符合YD/T5028一2005的要求,保持IDU设备间温度在18℃~
4
上一章:Q/SY 1026-2015 测井工程劳动定员 下一章:Q/SY 10021-2018 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规范

相关文章

Q/SY 10612-2018 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范 Q/SY 1612-2013 VSAT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范 Q/SY 05674.2-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2部分:光缆线路运行维护 Q/SY 1674.2-2014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2部分:光缆线路运行维护 Q/SY 05674.3-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3部分:光缆传输系统设备运行维护 Q/SY 1674.3-2015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3部分:光缆传输系统设备运行维护 Q/SY 05674.4-2016 油气管道通信系统通用管理规程 第4部分:光传送网运行维护 Q/SY 1595-2013 油气管道安全仪表系统运行维护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