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766—2022 代替JB/T10766—2007
锻压机床离合器铜基干式摩擦片
技术规范
Copper powder metallurgy dry brake friction lining of clutch of forging press
-Specification
2022-10-01实施
2022-04-08发布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检测方法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6.3 组批原则.. 6.4 抽样方案.. 6.5 结果判定.. 7标志和随行文件 7.1标志.. 7.2随行文件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包装. 8.2 运输 8.3 贮存.
表1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性能表2几何公差. 表3外观质量和包装要求表4检验项目表5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的检查抽样方法表6性能检验抽样方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JB/T10766一2007《锻压机床离合器铜基干式摩擦片技术规范》,与JB/T10766- 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标准范围表述进行了修改(见第1章,2007年版的第1章);对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说明进行了修改(见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修改了摩擦片摩擦层表观硬度、密度的技术要求(见表1,2007年版的表1);粘结强度改为粘结性能并对其表述进行了修改(见4.2,2007年版的表1):对原标准中表1、表2格式进行了修改,删除了“检测件数”一栏(见表1、表2,2007年版的表1、表2);对在摩擦层表面上的凹坑数、表面粗糙度要求进行了修改(见表3,2007年版的表3);一增加了“摩擦片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设计要求”的规定(见4.5); -对粘结性能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修改(见5.5,2007年版的4.3);增加了摩擦片平行度、平面度的检测方法(见5.6);一增加了摩擦片的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检测方法见表3”的规定(见5.7); -增加了“摩擦片的结构尺寸用千分尺、游标卡尺、量棒、卡板等量具测量”的规定(见5.8);增加了“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6章一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机械工业粉末冶金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2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石赛福摩擦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优材百慕
航空器材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守林、吕波、许成法、汪红山、王秀飞。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10766—2007。
锻压机床离合器铜基干式摩擦片 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锻压机床离合器铜基干式摩擦片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行文件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锻压机床离合器用铜基干式摩擦片(以下简称“摩擦片”)的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5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几何公差检测与验证 GB/T10421 烧结金属摩擦材料密度的测定 GB/T10425烧结金属摩擦材料表观硬度的测定 JB/T7269干式烧结金属摩擦材料摩擦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摩擦片的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摩擦磨损性能和物理性能
项目动摩擦系数 Md 静摩擦系数叫
指标 ≥0.20 ≥0.25 ≤3X10-7
磨损率 cm°/J 摩擦层密度 g/cm3 表观硬度 HBW 单片表观硬度差
5.5~6.8
25~65
≤20
HBW
6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4。
表4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
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平行度、摩擦层密度、粘结 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平行度、摩擦层密度、表观硬度、
粘结性能、摩擦磨损性能
性能、表观硬度
6.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 b)产品转厂生产或停产2年以上恢复生产; c)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动,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d》出厂检验结果与前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 e)合同规定。
6.3组批原则
一个检验批可由一个生产批组成,或由符合以下条件的几个生产批组成: a)采用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等; b)几个生产批间隔通常不超过一周,除非另有规定,但也不超过一个月。
6.4抽样方案 6.4.1摩擦片的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的检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不同批量所需的样本量、合格批或不合格批的判定,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的检查抽样方法
单位为片
不合格判定数
样本大小
合格判定数
批量 ≤150 151~500 501~1200 1 201~10 000 >10 000
2 2 3 4 6
8 13 20 32 50
1 1 2 3 5
6.4.2 摩擦片的性能检验按表6的规定随机抽样。
表6性能检验抽样方法
单位为片
抽样数表观硬度
批量 ≤10000
摩擦层密度
摩擦磨损性能
5
5
6.5结果判定 6.5.1外观、几何尺寸平面度按表5的规定判定。 6.5.2摩擦层密度、表观硬度、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结果均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以上检验项目合格。以上检验项目若有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加倍取样对该项复验:复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判定该项目合格;若复验结果仍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该项不合格。 6.5.3所有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若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992
7标志和随行文件
7.1标志
标志应符合: a)为便于识别,在摩擦片芯板花键齿或凸缘部位应有制造厂专用标志或可追溯的生产日期或生产
批次。 b)包装箱外围显眼处应有防雨、防潮、正放的标志,还应有产品代号、名称及数量,以及制造厂
标志及名称、生产日期。标志、标记的字迹要清晰、美观,不易消隐。 c)用户对产品标志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用户的要求进行标识。
7.2随行文件
随行文件一般应包括产品合格证,产品合格证应放入包装箱内。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8.1.1产品应用防潮包装材料包装,包装箱应牢固可靠。 8.1.2包装箱的外形尺寸、重量应符合运输部门的有关规定。 8.1.3用户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时,应按用户的要求进行包装。 8.2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护措施,不应采用有损产品质量的运输、装卸方式,保证在正常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8.3贮存 8.3.1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 8.3.2若产品自发货之日起,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六个月内出现锈蚀,制造厂应予调换或返工。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