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25.120.10 J 62 备案号:47402—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2089—2014
锻压机械用组合式气动干式
摩擦离合制动器
Combined dry penumatic friction clutch-brake for metalforming machinery
2014-07-0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2089—2014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命名,
.II
4.1产品标记. 4.2标记示例.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2安全要求... 5.3功能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2 一 般要求(制造质量)检验 6.3 摩擦对偶面 6.4 制动弹簧 6.5 泄漏. 6.6 温升, 6.7 联锁. 6.8 动平衡 6.9 初始驱动气压, 6.10 耐压性能 6.11 扭矩 6.12 装配要求检查. 7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7.2 出厂检验... 7.3型式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和贮存
JB/T12089—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无锡振华机器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扬州锻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骏、黎雪芬、蒋兆军、马立强、饶成明、陈玉平、朱新武、张志刚。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2089—2014
锻压机械用组合式气动于式
摩擦离合制动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锻压机械用组合式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锻压机械用组合式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制动器(以下简称离合制动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六角头加强杆螺栓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239.2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第2部分:压缩弹簧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5763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10042 离合器术语 GB/T10708.1往复运动橡胶密封圈结构尺寸系列第1部分:单向密封橡胶密封圈 GB/T16947螺旋弹簧疲劳试验规范 GB17120 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GB27607一2011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27607、GB/T100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组合式气动干式摩擦离合制动器 combineddrypneumaticfrictionclutch-brake 摩擦副暴露在空气中,以压缩空气为驱动力,用来传递扭矩且完成离合-制动功能的部件。
3.2
离合扭矩torqueofclutch 离合器接合时能够传递的扭矩。
3.3
制动扭矩torqueofbrake 制动器制动时能够传递的扭矩。 摩擦片(块) friction lining and block 芯片或衬片和摩擦材料层组成的部件。
3.4
1
JB/T12089—2014
3.5
对偶面 matingplate 端面同摩擦片组成摩擦副的金属部件。
3.6
间隙调整 gap adjustment 调整由于加工装配误差及对偶面磨损而形成的间隙。
3.7
离合芯板 clutchdisc 由芯板和摩擦材料等组成,用来传递离合扭矩的部件。
3.8
制动芯板 brakedisc 由芯板和摩擦材料等组成,用来传递制动扭矩的部件。
4产品命名
4.1产品标记
00-0000
厂家自定义(产品其他参数或改进代号)最大制动扭矩最大离合扭矩主要参数离合制动器代号
4.2标记示例
示例:气缸外径465mm,最大离合扭矩4250N·m,最大制动扭矩2700N·m,结构改进代号为A的离合制动器标记如下:
LZ-465-4250-2700-A
5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设计
离合制动器的设计应满足GB27607--2011中5.2.1和GB17120规定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材料
离合制动器所用的主体材料和密封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离合制动器主体材料应选用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材料,材料应无缺陷;离合制动器的密封圈应具备耐油性,硬度应在邵氏A硬度70以上,能长期在120℃的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其设计和加工要求符合GB/T10708.1规定的要求:离合制动器内部各零件所选用的材料,在本标准规定的离合制动器失效时限内均不应产生疲劳剥离物质。
2
JB/T12089—2014
5.1.3介质
离合制动器使用的介质为经除水、过滤(过滤后杂质颗粒直径应小于50um)后的压缩空气。 5.1.4环境条件
离合制动器应能在以下环境条件中正常运行: -环境温度:-10℃~45℃(对于高温及寒冷环境,应提出额外要求); —-相对湿度:30%~85%(无冷凝水); —四周通风、易于散热。
5.1.5使用 5.1.5.1 离合制动器正常的工作气压范围为0.45MPa~0.63MPa。 5.1.5.2 离合制动器应在通风良好、无油污染的场合工作, 5.1.5.3 离合制动器的摩擦对偶面应无水和油污。 5.1.5.4 离合制动器的进气、排气应顺畅。 5.1.5.5 离合制动器的气路、管路应尽可能的短。 5.1.5.6 至少使用一个电磁阀直接控制离合制动器的气体,或采取其他等效的措施。 5.1.5.7 离合制动器在机床上工作时,外围应有防护罩保护。 5.1.6 维护 5.1.6.1 离合制动器应定期(≤1000h)检查紧固件情况,发现松动要及时紧固。 5.1.6.2 :定期(每月)检查工作间隙、摩擦片的磨损情况,超过最大工作间隙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间隙或更换摩擦片。 5.1.6.3定期检查离合制动器的异常情况。 5.1.7加工 5.1.7.1离合制动器的加工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7.2安装离合芯板与圆销和方销、制动芯板与圆销和方销的销孔配合为间隙配合,销孔中心线应与安装轴轴线平行。 5.1.7.3离合制动器中心孔及键槽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应按照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执行,与之相配的主轴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也应按照相应的要求执行,以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寿命。 5.1.8装配 5.1.8.1离合制动器与锻压机械上的离合器轴装配完后,应保证离合、制动芯板能够在方销和圆销上灵活移动。 5.1.8.2在离合制动器未通气前,用手转动飞轮时,离合芯板必须能够灵活转动;接通压缩空气后,用手转动制动芯板时,制动芯板应与摩擦对偶面无干涉。 5.1.8.3离合和制动芯板一端的方销、方套,在安装时应保证方销的两工作面和销与离合制动器中心孔之间的连线平行。 5.1.8.4离合制动器的连接紧固件应符合GB/T27和GB/T3098.1规定的要求,并应有防松措施。 5.1.8.5在设计上应保证使灰尘、液体或微粒的积聚降低到最小限度,积聚的增长不应引起离合制动器性能降低、部件损坏或松弛进而制动失效。
3
JB/T12089—2014
离合制动器的离合与制动动作应联锁; -离合制动器的联锁控制动作应协调、灵敏可靠、互不发生干涉;离合制动器在压缩空气断开后,离合扭矩传递必须自行脱开,确保迅速制动。
5.2.2动平衡
高速回转(超过500r/min)的离合制动器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其动平衡等级不得低于G6.3。 5.2.3初始驱动气压
离合制动器初始驱动气压不低于0.2MPa。 5.2.4耐压性能
离合制动器在接通1.25倍的额定气压并保压1min后,不得出现松动、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 5.3功能要求 5.3.1扭矩
离合制动器的扭矩应符合:
离合制动器的离合扭矩应达到所标定的额定数值;离合制动器的制动扭矩应达到所标定的额定数值。
5.3.2工作间隙及调整 5.3.2.1离合制动器应保留足够的工作间隙,以保证不会因摩擦而使滑块产生误动作。工作间隙参考表2的规定。
表2 未磨损时工作间隙
单位为毫米
摩擦片外径 D≤300 300
800
最大工作间隙 2.5~3.5 3.5~4
0.8~1.2 1~1.5 1.5~2 2~2.5 2.5~3
4~5 5~6 6~8
5.3.2.2 2当离合制动器达不到额定离合和制动能力或接合时间大于0.15s时,应检查摩擦片磨损情况。 5.3.2.3摩擦片设计要考虑强度要求。 5.3.2.4为提高离合制动器使用的经济性,离合制动器设计制造时应具备工作间隙调整功能,通过调整垫片等措施最大限度达到摩擦片的磨损极限,从而延长离合制动器使用寿命。 6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1.1 1除个别实验项目对试验环境有特殊要求外,其他各项试验均应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环境温度:-15℃~50℃;相对湿度:20%~90%;大气压强:86kPa~106kPa(海拔1000m以下)。
6.1.2 2检测器具及其准确度按表3的规定执行。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