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120. 01 CCS H 0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18—2021
电解铝行业节能监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 saving supervision in
electrolytic aluminium industry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41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旭、李珊、高鹏、牟春玲、孙元林、李全林、王永芳、李海明。
YS/T1418—2021
电解铝行业节能监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解铝行业开展节能监察的节能监察对象及边界、节能监察内容及方法、节能监察程序等。
本文件适用于对电解铝企业的节能监察与企业节能自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n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13234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0902 2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21346电解铝和氧化铝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37482 2电解铝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电解铝行业节能监察 energy savingsupervisionin electrolytic aluminumindustry 依法开展节能监察的机构对电解铝企业执行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
4节能监察对象及边界
4.1监察对象
监察企业对象为以氧化铝-冰晶石熔盐电解法生产铝液、原生铝锭的电解铝企业。
4.2监察边界
从氧化铝、氟化盐(冰晶石和氟化铝)、预焙阳极炭块等主要原辅材料和电力、压缩空气、水等能源输人工序开始,到最终产品(铝液、原生铝锭等)输出为止的生产过程。
1
YS/T1418—2021
5节能监察内容及方法
5.1企业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情况 5.1.1通过沟通交流、查阅资料、现场踏勘等方式,掌握企业基本情况,包括:
一电解铝企业生产线数量、电解槽槽型类别;
一铝液、铝锭等产品产量情况;一主要生产工序,包括电解、铸造、阳极组装及其他辅助附属工序(如烟气净化、通风排烟、动力、整
流、物料输送)等;一主要用能设备(装置)规格型号和运行状态,包括预焙阳极电解槽、烟气净化系统、天车、铝液混
合保持炉、铸锭机、变压器、空压机、水泵、风机等;一根据GB17167、GB/T20902,核查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等管理工作以及生产
统计等情况,确定计量统计数据能否足以支撑能耗指标的准确核算。
5.1.2收集企业能源消耗数据,核查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包括:
核查企业电力、水等能源的购入发票、外供能源开票记录,核查企业年度输人能源种类及数量,输出能源种类及数量;
一核查企业统计核查年度能源消耗统计年报和1月份~12月份月报表,核验月报与年报的一致
性;随机抽查至少1个月的能源消费统计日报,核验日报与月报的一致性;随机抽查该月份1天~ 3天的能源统计原始记录,核验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日报的一致性;核算企业年度各类能源消耗的实物量及折标量,以及电解铝能耗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附录A)中铝液交流电耗、铝液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能源单耗等指标计算所需的数据,具体计算方法以GB21346的规定为准。
-
5.1.3收集企业合格产品生产数据,核查企业产品生产情况,包括:
一核查企业统计核查年度生产统计年报和1月份~12月份月报,核验月报与年报的一致性;随机
抽查至少1个月生产统计日报,核验日报与月报的一致性;随机抽查该月份1天~3天的生产原始记录(如出货单等),核验原始记录与统计台账、日报的一致性;
一抽查产品计量器具的配备、检定及运行状态;一核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ERP系统)或产品生产记录台账,核实铝液交流电耗、铝液综合交流
电耗、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能源单耗等指标涉及产品(如电解铝液、铝锭)的合格产量。
5.1.4核查能耗指标达标情况,包括:
按照GB/T2589,并根据电解铝能耗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见附录A),核算铝液交流电耗、铝液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交流电耗、铝锭综合能源单耗等指标,具体计算方法以GB21346的规定为准; -将单耗指标的实际计算值与GB21346中规定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判断、确定是否满足相应标准技术要求。
5.2企业执行淘汰落后制度情况 5.2.1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询问及现场查验等方式,核查企业是否存在使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的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情况,包括:
一一了解基本情况。查看企业提供的用能设备台账、工艺技术文件、设备采购合同等资料,确认台账
中是否存在明令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设备和工艺;了解是否存在未记录用能设备、工艺的情况;了解企业是否制定落后用能设备淘汰计划,并落实执行情况;
2
YS/T 1418—2021
一一确定查勘对象,包括:主要用能车间(如整流站、空压站、供水站、电解车间、铸造车间);建成时间
较早的老旧厂区、车间;台账中发现的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已知的现有台账中未记录在册的生产用能设备、工艺
一实施现场查勘。核实台账中发现的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的实际情况;参
照台账和相关文件,随机抽查用能设备、工艺。
5.2.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询问及现场查验等方式,核查企业是否存在购买、转让、租借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情况,包括:
一了解基本情况。查看企业近3年来设备购买、转让、租借合同(协议)等相关文件,了解购买、转
让、租借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情况;确定查勘对象。书面核查中发现的企业购买或租借的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
艺必须进行现场查勘;实施现场查勘。核实书面核查中记载的企业购买、转让、租借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工艺的实际情况;随机抽查相关车间的用能设备、工艺。
5.3企业执行用能设备能效强制性标准情况 5.3.1查阅企业采购管理制度文件,核实是否对纳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用能设备、产品在能效方面有相应采购要求。 5.3.2根据国家现有用能设备能效强制性标准名目,查阅企业用能设备台账、采购文件、设备档案等,并现场查验设备能效效率标识,核实设备能效等级符合性。 5.4企业执行节能审查制度情况 5.4.1查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文件、批准文件(包括核准、立项、备案)、峻工验收文件以及节能评估文件(包括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登记表)等。 5.4.2现场查勘在建项目是否按照节能审查意见、设计文件及施工进度要求进行施工;核查已建成项目与节能审查意见、设计文件要求的符合情况;核查企业是否有其他在建或新建并已使用但未执行节能审查制度等。 5.5企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情况 5.5.1核查能源管理岗位设立情况,包括:
一一查看能源管理岗位设立、职责确定、接受节能培训证明等文件资料;一核实确认能源管理岗位设置是否充分合理,能否保证企业能源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职责制定是
否全面清晰合理;调查询问能源管理岗位人员、上级主管以及该岗位的管理对象和协作对象,判断能源管理岗位人员履行职责情况。
5.5.2核查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情况,包括:
查阅能源管理负责人的聘任文件、个人档案履历、职责履行情况说明、学历、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判断与节能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性;
一一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本人以及最高管理者、能源管理岗位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确认能源管
理者是否履行法定职责,是否满足具备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条件。
5.5.3核查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情况,包括:
一查阅能源管理者任用备案最新文件,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备案有关情况
3
YS/T1418—2021
一一向管理节能工作的政府部门核实该企业备案实际情况,确认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任用备案情
况。
5.6企业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情况 5.6.1核查企业按时上报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情况,包括:
核查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中能源购人、加工、转换与消费情况,以及单位产品能耗、主要耗能
设备和工艺能耗、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节能措施、节能效益分析、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及能源消费预测等信息,确认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送内容的完整性;
一必要时询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核实企业按要求按时上报能源管理状况报告情况,
5.6.2核查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真实性及准确性情况,包括:
利用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填报系统及导出报表,以及企业提供的原始票据、统计报表台账、能源管
-
理制度(记录)及实施节能技改项目等有关资料,通过报表审核、资料验证、座谈交流、指标核算、 现场核查等方式,对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监察;
一必要时对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主要用能设备等进行能源利用检测或委托第三方机构
进行能源利用检测。
5.7企业执行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情况 5.7.1通过资料审核、调查询问等方式,核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有关文件,确定企业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情况,包括: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能源计量岗位职责及培训记录;能源计量网络图;一能源计量器具台账;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报告;一一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图;一能源计量原始数据;一其他与能源计量工作相关的资料。
5.7.2根据GB17167、GB/T20902,核查企业能源计量器具指标达标情况、能源计量工作落实情况等,包括:
—一核算企业进出用能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是否符合要求;一核查企业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准确度等级是否符合要求;一一核查企业能源计量人员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等。
5.8企业执行能源消费统计制度情况 5.8.1核查企业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管理制度、能源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情况,包括:
核查企业能源数据采集管理相关制度规定,核实职责分工是否合理、明确;统计范围、指标是否
-
涵盖企业涉及的能源种类(如电力、压缩空气、水);能源数据是否能满足企业分析能源利用状况;一核查能源消费和生产相关原始记录资料,判定企业能源消费相关原始记录是否全面、规范且满足企业管理所需;
一核对能源相关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的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 5.8.2核查企业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落实情况,包括: 4
YS/T1418—2021
一一查看企业能源分析制度、统计台账、统计报表、原始记录、部分能源利用状况分析记录及采取的
相应措施记录文件;一一现场查勘能源管理相关统计分析制度涉及的车间(如电解车间、铸造车间、净化车间),确认能源
消费统计分析工作是否能为企业采取能源管理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是否发现能源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措施。
5.9企业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情况 5.9.1通过调查询问、现场查勘、资料核查及数据核算等方式,确定由企业负责提供能源的职工宿舍(或住宅小区)等建筑的实际情况和供应能源种类和数量(如电力、水、热力、天然气等)。 5.9.2查看企业职工宿舍(或住宅小区)及其具体用户是否均安装了能源计量仪表来对能源使用数量进行计量(冬季供暖可不计量,采取按建筑面积进行收费的方式)。 5.9.3核实企业是否按照实际能源计量数据,依据市场价格(或接近市场价格的合理价格),定期收取合理的能源费用。 5.9.4随机抽取相关职工能源使用和具体缴费情况,并与企业收费情况进行对比,结合企业提供的能源计量台账、能源消费统计记录、能源收缴费单据及财务明细账表等,确认企业能源消费是否实行了包费制。 5.10企业执行阶梯电价的政策情况 5.10.1核查铝液电解用电计量装置(仪表)配备、完好、检定及运行状态,包括:
-对于国家电网用户的电解铝企业,核查电能计量装置是否按要求装设于整流器交流侧,是否由质检部门或授权机构定期校验加封;对拥有自备电厂的电解铝企业,核查电能计量装置是否按要求装设于自备电厂发电机组出口端,是否由质检部门或授权机构定期校验加封。
5.10.2判定企业阶梯电价执行情况,包括:
-核查企业铝液生产年用电量、年度内电解系列中停槽导电母线及短路口损耗交流电量、电解槽焙烧及启动期间消耗的交流电量、外补偿母线及通廊母线、铝液年产量(最终产品为铸造铝锭或铝合金产品的产品产量,须折算为铝液产量),核算铝液交流电耗指标; -根据国家现行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确定企业应执行的电价标准;
一核查企业年电费发票、生产报表、中控记录等原始凭证,判定企业阶梯电价执行情况;具有多条
电解铝生产线或多种电解槽系列的企业,核查单元应分别按照生产线或槽型系列单独核查,单独执行阶梯电价。
5.11企业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情况 5.11.1核查企业节能目标制定和分解落实情况,包括:
一查看企业提供的与节能目标责任制相关的制度文件、与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以及企业
与各分厂之间、分厂与车间之间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状(书); —调查询问企业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源管理岗位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了解节能目标分解落实的
具体情况;
一一查看企业提供的上年度实施节能管理技术等措施实施记录,分厂、车间及班组的能源、产品产量
统计报表等资料,结合与能源管理负责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等座谈交流情况,核算上年度企业节能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并抽查分厂、车间及班组节能目标实际完成情况。
5.11.2核查企业实施节能目标考核奖惩情况,包括:
5
YS/T1418—2021
一查看企业提供的节能目标考核奖惩制度、节能目标考核奖惩记录、相关财务报表等;一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节能目标考核及奖惩部门负责人、人事及财务部门有关人员及
其他相关人员,了解企业节能目标考核奖惩落实的具体情况
5.11.3核查企业加强节能激励约束情况,包括:
一查看与节能激励约束相关的制度文件及工作记录,确认企业是否有落实节能激励约束工作的书
面制度、激励约束措施是否合理到位等;一查看节能激励约束活动实施方案及有关记录、影响材料、人事财务相关记录、获奖证书等,了解
企业节能激励约束落实的具体情况;一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参与节能激励约束的集体或个人,确认节能激励约束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位,是否能够为提升企业员工开展节能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5.11.4核查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包括:
一对于与政府签订节能目标书(或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的重点企业,应依据GB/T2589、
GB/T13234等相关要求,利用企业提供的统计期内的能源、生产统计报表等资料,确认节能目标类型及有关要求,核算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核查上年度生产统计年报和月报表,随机抽查至少一个月生产统计日报,抽查该月1天~3天的生产原始记录,核实年度合格产品产量数据的真实性;核查能源消费统计年报和月报,随机抽查核算至少一个月的能源统计台账日报,抽查该月1天~ 3天的能源统计原始记录,核算年度产品综合能耗量、单项能源消耗量数据的真实性等;按 GB/T13234相关要求,核算重点用能企业实现的年度节能量,与节能目标比较,确认重点企业完成年度节能自标情况。
5.12企业节能工作组织领导情况 5.12.1 核查企业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情况,包括:
一查看企业企业能源管理组织结构图、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正式文件、部门职责和岗位说明书
等材料;与能源管理负责人及重点岗位人员等座谈交流,确认企业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及节能主管部门组建情况,各部门、分厂、车间及班组节能职责是否明确,与节能相关的能源采购、设备、计量、统计及分析等重点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一询问最高管理者、能源管理负责人、节能主管部门和重点用能车间负责人、一线能源管理岗位人
员等,了解企业节能工作组织领导体系运行情况。
5.12.2核查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情况,包括:
一查看书面文件,了解企业是否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
一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制度涉及到的相关单位人员等,了解能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5.12.3核查企业制定实施节能计划情况,包括:
一核查节能计划书内容,了解企业制定实施节能计划情况;一调查询问能源管理负责人、节能主管部门负责人、相关岗位人员等,进一步了解企业节能计划具
体落实情况;一针对计划要求实施的节能措施项目进行实地抽查,了解实施进度情况,确认措施是否真实落实。
-
5.13企业节能宣传教育和培训情况 5.13.1核查企业节能宣传教育情况,包括: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