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S 77. 150. 30 CCS H 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52—2021
铜合金D型棒 D-shaped profiles of copper alloys
2021-12-02发布
202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145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芜湖市海源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
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淑梅、施利霞、董朝晖、宋卡迪、郎滨、程叙毅、黄腾、强欢欢、聂青友、江溢川、 李志国、马懿、陈亚文、张璐、王狄军。
YS/T1452—2021
铜合金D型棒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合金D型棒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空调四通阀用横截面不大于半圆的近似D形直条型材(以下简称D型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5121(所有部分)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888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存和质量证明书 GB/T26303.2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外形尺寸检测方法第2部分:棒、线、型材 GB/T34505—2017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YS/T336 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方法 YS/T482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型) YS/T 66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形状
D型棒横截面形状见图1。
4.2产品分类
D型棒的合金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推荐规格见附录A。
1
YS/T1452—2021
标引符号说明: R- -D型棒的名义半径: H-- 一厚度; B- 宽度;
-
圆角半径。
T
图1D型棒横截面形状示意图表1 合金牌号、代号、状态和规格
规格 mm
代号
状态
牌号
L(长度) 500~3000
R(名义半径)
B(宽度) 11~66
H(厚度) 4~23
HPb59 2. 8 T38208 常规拉拔(H58) 7.8~38
注1:经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也可以使用其他成分合金。 注2:附录B列出了HPb59-2.8与国外标准对应的牌号。
4.3产品标记
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牌号(或代号)、状态、规格的顺序表示。 示例:用HPb59-2.8(T38208)制造的、状态为H58、R为12mm、B为19mm、H为6.5mm、L为2500mm的D型棒标
记为:
D型棒YS/T1452-HPb59-2.8H58-12X19X6,5X2500 或D型棒YS/T1452-T38208H58-12X19×6,5×2500
5技术要求
5.1化学成分
D型棒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Fe ≤0.35
牌号
代号
Sn+Fe 0.8
Zn 余量
Cua 58.0~59.5 2.5~3.2
Pb
HPb59 2. 8
T38208
a
Cu与表中所列元素的实测值之和不小于99.8%(Zn含量为实测所得值)。
2
YS/T1452—2021
5.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5.2.1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D型棒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尺寸允许偏差
R(名义半径)
R(名义半径)a
L(长度)
B(宽度)a ±0.10 ±0.15
H(厚度)a ±0.10 ±0.15
7.8~30 >30~38 需方要求允许偏差全为(十)或全为(一)单向偏差时,其值为表中相应数值的两倍。
±0.06 ±0.10
+?
5.2.2 圆角半径
D型棒横截面的棱角处允许有圆角,其圆角半径r不大于0.5mm。 5.2.3直度
D型棒的直度每米应不大于3mm。 5.2.4扭拧度
D型棒的扭拧度每300mm不应超过1°精确到度),全长总扭度不应超过5° 5.2.5切斜度
D型棒端部应锯切平整,最大切斜度不应超过横截面B尺寸的2.5%。 5.3力学性能
D型棒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
硬度试验维氏硬度 HV5 105~150
牌号
状态
抗拉强度Rm
断后伸长率A
MPa ≥365
% >8
HPb59 2. 8
H58
5.4断口
D型棒断口应致密,无缩尾,无肉眼可见的气孔、夹杂和分层等缺陷。 5.5表面质量
D型棒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纹、起皮、气泡、夹杂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3
YS/T1452—2021
6试验方法
6.1化学成分
D型棒的化学成分按GB/T5121(所有部分)、YS/T482或YS/T483的规定进行,仲裁分析按 GB/T5121(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6. 2 2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D型棒的外形尺寸测量方法按GB/T26303.2的规定进行。 6.3 3力学性能 6.3.1硬度试验
D型棒的维氏硬度试验按GB/T4340.1的规定进行。 6.3.2拉伸试验
D型棒的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按GB/T34505---2017的规定进行。拉伸试样类型应符合GB/T34505- 2017中表15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6.4断口
D型棒的断口检验方法按YS/T336的规定进行。
6. 5 5表面质量
D型棒的表面质量应采用目视检查。
7检验规则
7.1检查和验收
7.1.1D型棒应由供方或第三方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 7.1.2需方可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文件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文件及订货单的规定不符时,应以书面形式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属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的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的质量异议,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应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 7.2组批
D型棒应成批提交,每批应由同一牌号、状态和规格组成。每批重量应不大于3000kg。
7.3检验项目 7.3.1 检验项目类别
D型棒的检验项目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见表5。
4
YS/T1452—2021
表5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
型式检验项目
V L V 1 V L
V V V x V V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硬度试验拉伸试验断口表面质量
注:表中“”表示“必验项目”,“×”表示“非必验项目”。
7.3.2出厂检验
每批D型棒应进行化学成分、外形尺寸允许偏差、硬度试验、断口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当需方要求拉伸试验并在订货单中注明时,还应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结果仅供参考。
7.3.3型式检验
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的试制定型鉴定; b) 产品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连续2年未进行型式检验时; f) 需方要求时(在订货单中注明); g) 国家有关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e)
7.4取样
D型棒的取样应符合表6的规定。取样方法按YS/T668的规定进行。
表6取样
检验项目化学成分
取样规定
要求的章条号 试验方法的章条号
每炉1个样(供方);每批1个样(需方)按照GB/T2828.1的规定取样,般检测水平 Ⅱ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
5. 1
6. 1
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5. 2
6. 2
硬度试验拉伸试验
力学性能
每批任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
5. 3
6. 3
断口
5. 4
每批任取2根,每根取1个试样按照GB/T2828.1的规定取样,一般检测水平 Ⅱ或供需双方协商,接收质量限AQL=2.5
6. 4
表面质量
5. 5
6. 5
注:推荐生产方在产品制造过程中进行断口检验。
5
YS/T1452—2021
7.5检验结果的判定 7.5.1检验结果的数值按照GB/T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判定。 7.5.2化学成分不合格时,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5.3外形尺寸及其允许偏差和表面质量不合格时,判该根不合格。每批中不合格件数超出接收质量限时判整批不合格,或由供方逐根检验,逐根判定。 7.5.4当力学性能、断口的检验结果中有试样不合格时,应从该批产品(包括原受检不合格的那根D型棒)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整批产品合格。 若重复试验结果仍有试样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或者由供方逐根检验,逐根判定。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
8.1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D型棒的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按GB/T8888的规定进行。 8. 2 2随行文件
每批产品应附有随行文件,其中除应包括供方信息、产品信息、本文件编号、出厂日期或包装日期外,还宜包括:
a)产品质量保证书,内容如下:
:产品的主要性能及技术参数;:产品特点(包括制造工艺及原材料的特点);:对产品质量所负的责任;:产品获得的质量认证及带供方技术监督部门检印的各项分析检验结果。
b) 产品合格证,内容如下:
检验项目及其结果或检验结论;
·
·批量或批号; ·检验日期; ·检验员签名或盖章。
c) 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检验报告及成品检验报告, d)产品使用说明:正确搬运、使用、贮存方法等。 e) 其他。
9订货单内容
需方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在订购本文件所列产品的订货单内,列出如下内容: a) 产品名称; b) 牌号; c) 状态; d)规格; e) 重量或根数: f) 拉伸试验(有要求时);
g) 本文件编号; h)其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