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筑工程>岭南高校教学建筑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

岭南高校教学建筑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

资料类别:建筑工程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720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03-08 09:17:12



推荐标签: 建筑 岭南 研究 教学 评价 模式 高校 设计模式 使用

内容简介

岭南高校教学建筑使用后评价及设计模式研究
作 者: 郭昊栩 著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持一种开放的多元评价观,运用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实证研究法为中心的“结构一人文”评价方法,整合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环境质量评价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并从多种维度认知、剖析、发现研究对象,进而通过多任务、多进程的研究共同接近理论目标。这是具有学科综合化特征的建筑设计理论探索和评价实践,研究综合主、客观因素以增进客观性和现实性,结合量与质的方法以增进可靠性和有效性,既区别于传统建筑学研究方法和内容,也与以物质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客观评价有所不同,不失一般性。本书仅供建筑学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及建筑理论研究学者和从业者参阅。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课题缘起
 1.2 研究的社会背景
  1.2.1 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教发展趋势
  1.2.2 高校及高校教学建筑的发展脉络
  1.2.3 岭南高校的发展概况
 1.3 研究的学术背景
  1.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2 建筑环境评价的学科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学科支撑、研究取向以及技术路线
  1.4.1 学科支撑
  1.4.2 研究取向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目的、范围及策略
  1.5.1 研究目的
  1.5.2 评价对象
  L 5.3 研究策略
 1.6 研究的特色、意义及局限性
  1.6.1 研究特色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的局限性
 1.7 几个主要概念
  1.7.1 岭南
  1.7.2 高校普通教学建筑
  1.7.3 使用后评价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评价前期的信息准备及研究架构
 2.1 概述
  2.1.1 前期研究的目的
 2.2 对评价客体的探索性调研
  2.2.l 评价客体的总体范围
  2.2.2 对评价客体的现场初勘
  2.2.3 对评价客体的图纸分析
  2.2.4 评价客体表述类型的提出
  2.2.5 抽样框的确定及评价客体样本选取方法
 2.3 对评价主体(使用者)的探索性调研
  2.3.1 对使用者的现场访谈
  2.3.2 对使用者的问卷调查
  2.3.3 评价主体范围及抽样方法的确定
 2.4 评价逻辑的建立
  2.4.1 研究思路的形成
  2.4.2 研究旨趣的提出
  2.4.3 对综合性评价的研究设计
  2.4.4 对焦点性评价的研究设计
  2.4.5 评价方法的确定
上一章:皇宫建筑细部设计 下一章:材料员速学手册

相关文章

高校新校区教学办公建筑在使用期的缺陷调查研究——以济南四所高校为例 居住小区邻里空间使用后评价及建议 模糊数学在高校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空间操作: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 高校排球课教学中应用“多元切入”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空间操作: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 [朱雷 编著] 2010年版 托管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高校建筑节能减排中的研究 2009四川省高校工业设计教学成果评展作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