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勘察与测绘
论现代岩土工程勘察几点技术应用
吴患敏
(滁州市建筑勘察设计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和实践,就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土力学知识原理与现代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
察所依据的主要操作规范,并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规范繁杂与各异,简单的研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及方法。希望和广大的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一起学习更多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关键词:工程现状工程勘察有效方法
1岩土工程勘测现状分析
我国岩土工程勘探已经累积了数十年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技术进步,我国岩土工程勤察的技术水平已有了显著提高,已经完全有能力承担各类大型复杂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包括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复杂地基处理、深基坑开挖、大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移山填沟、围海造陆、海上平台、核电站等。针对岩土工程勘探对于整体工程的重要性,在进行岩土工程勘探时首先要对工程勘探工作的取样及地址
钻探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岩土勘测技术的有效方式
2.1要善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领域所属的基本理论,包含: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力学理论等方面,这些多数为模仿科学的理论。警如,经验型公式。从本质上说,岩土工程的过程,是在理论指导下,应用个人经验,结合实践,构建模型,技术人员运用精确的参数数据,良好的判断,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对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均是尤为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学习与预测一→现场观测 →对比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分析、评估和总结三大过程。总之,经验积累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偏倚任
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颜。 2.2设计沟通的必要性
目前,部分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缺乏认识,影方方数据
响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具体要求是:执行房屋建筑工程详之前,应广泛收集附有垒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确切资料。强调勘察前期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意义与影响,因设计者是勘察成果的直接实践对象。工程前期时,勘察者应有效把握设计意图,明确拟建物的工程特性。这有利于有的失、经济合理,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动察成果。警如,高层建筑设置有裙房。在勘察前,必须明确设计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及联接方式;对于主体不高而跨度较大的建筑群,采用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这与采用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有较大差距。须加强勘察前的设计沟通。
2.3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及经济性
遵循相应的分级标准,进行岩土工程勤察工作。警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等。这些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在充分熟悉掌握各等级,才能实现安全、经济、合理的局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采取较为经济的勘察手段和工作量,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目标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成本量反映技术水平的优劣。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现状,节约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警如,对“桩基础一般性孔深人到桩端以下3~5倍的桩径,且大于3m,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m"的要求,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为50m,根据控制性孔资料,40m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