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综合书籍>技术与现代性研究:技术哲学发展的相互建构论诠释

技术与现代性研究:技术哲学发展的相互建构论诠释

资料类别:综合书籍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9.6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1-10-26 10:01:55



推荐标签: 哲学 技术 发展 研究 诠释 建构 相互 现代性

内容简介

技术与现代性研究:技术哲学发展的相互建构论诠释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技术与现代性研究:技术哲学发展的“相互建构论”诠释》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多维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现代性危机与可替代现代性思潮、现代性维度的技术实践、欧洲现代性的“巴黎体验”:技术“抽离”与“置入”、技术:现代性的推手与塑造者、技术:现代性生活的超级结构和“技术化”的现代性生活与“意义召回”等。
目录
导论
一 技术与现代性研究的现状及意义
二 技术与现代性研究的基本方法、内容及可能创新点
第一章 技术与现代性:概念透视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技术实践
一 “科学”、“技术”的混用
二 多维视野中的“科学”与“技术”
三 从“技术”到“技术实践
第二节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一 多维理论视野中的现代性
二 现代性危机与可替代现代性思潮
第三节 现代性维度的技术实践
一 欧洲现代性的“巴黎体验”:技术“抽离”与“置入”
二 技术:现代性的推手与塑造者
三 技术:现代性生活的超级结构
四 “技术化”的现代性生活与“意义召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研究与现代性理论:从割裂到融通
第一节 当代西方技术研究:趋势、特征与洞见
一 工具论技术观的起源与发展
二 从工具论技术观到实体论技术观
三 从实体论技术观到建构主义技术观
四当代西方技术研究:趋势、特征与洞见
第二节 社会理论传统中的现代性理论
一 现代性理论的历史脉络及当代表征
二 现代性理论、后现代理论中的技术
第三节 技术研究与现代性理论:从割裂到融通
一 技术与现代性之间的割裂与鸿沟
二 现代性理论与技术研究的缺憾
三走向技术与现代性的融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解释学、工具化理论与技术实践
——芬伯格论技术与现代性困境之消解
第一节 技术研究与现代性理论为何会处于割裂状态?
第二节 现代性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历史源头回溯
一 历史的断裂与持续的进步
二 从科学理性到历史理性
第三节 技术研究与现代性理论的张力与冲突
第四节 技术研究与现代性理论融合必要性之交互分析
一 从现代性理论看二者冲突及融合之必要性
二 从技术研究看二者冲突及融合之必要性
第五节 如何走出现代性和技术割裂的困境
一 技术解释学:融通二者的可能路径之一
二 “工具化理论”:融通二者的可能路径之二
三 技术与现代性:走向新的实践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责任与后现代伦理
——鲍曼论技术与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理论中的技术图景
一 技术本质:整体性的系统及其内在逻辑
二 技术起源:普罗米修斯神话的现代性阐释
三 技术发展:现代性文化的演进与构建
四 技术后果:风险社会凸显与道德主体退隐
……
第五章 技术、时间与(后)现代性
第六章 技术风险、现代性与专家角色
第七章 “后技术理性”与现代性的“生态重构”
结语技术哲学的趋势与未来鸟瞰
参考文献
学术索引
后记
上一章:“互联网﹢”时代的现代影像艺术 下一章:大国文化心态:德国卷

相关文章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 走向语境论的世界观:当代科学哲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与重构 现代城市空间建构的适应性理论研究 数学哲学新论:超越现代性的发展 论我国MgO混凝土筑坝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力、爱与恶:剖析我们如何相互摧毁的哲学 政治哲学研究丛书 情感与现代政治:卢梭政治哲学研究 环境义务规范论:消费视界中环境公民的义务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