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卷,第11期 2015年11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5 ,No. 11 -pp3187-3191
November,2015
庞西花岗质复式岩体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体
质谱分析及其对岩浆分异的指示意义
曾长育1,3,丁汝鑫”,3*,李红中1,周永章2,3,牛佳2,3,张介棠2,3
1,广西地质调查院,广西南宁530023
2,申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3,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4,申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摘要云开地块西南缘的庞西复式岩体由外而内、由上而下依次为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岩石皆属于过铝质岩石系列,造岩组分和微量元素具有渐变过渡的特征。在花岗片麻岩演化为花岗岩的熔融、分异过程中,Al:Os,CaO,MgO与TiO:等造岩组分含量逐渐增高,SiO2含量逐渐降低;稀土元素总量整体升高,稀土元素中轻稀土含量逐渐增高,而重稀土含量逐渐降低,显示出轻重稀土分异增强的特征,在多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亲缘演化基因的庞西埔花岗质岩石系列。这表明云开地块表变质壳岩石的重熔可能是花岗质石的重要成因。其演化机制可能是,表壳岩石在发生熔融之后S02最先脱离母岩不断熔出,重稀土可能随着SiO2熔体逐渐向上富集;而AlO:,CaO,MgO,TiO2以及轻稀土相对SiO2则向下富集。
关键词庞西地岩体:岩浆分异:X荧光光谱:等离子质谱
中图分类号:0657.3
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D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2015 )11-3187-05
Ma。此外,片麻状花岗岩还有受到印支(219~228Ma)和燕山(99~109Ma)运动叠加改造的年龄信息记录。而花岗岩中错石年龄揭示庞西场地区经历广中生代印支或燕山期运动两
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及演化一直是地质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3},岩浆分异作用研究是了解其地球化学演化过程的一种重要手段。庞西弯隆状复式岩体位于云开地块西南缘,由外缘至核部、由上而下依次为花岗片麻若、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岩,是研究花岗质岩石岩浆分异作用的天然良所。其中,花岗片麻岩是庞西垢地区分布面积最广泛的变质岩,分为条带状花岗片麻岩和眼球状片麻岩,二者经常共生组成条带状-眼球状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外形酷似花岗若,矿物种类也与花岗若一致,长英质矿物无明显定尚排列,暗色矿物呈微弱断续定向排列。花岗岩按照地域划分为英桥若体、塘蓬岩体、茶子窝岩体以及文地隐伏体(德伏于片麻状花岗岩之下)。条带状-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和片麻状花岗若的错右结晶年龄分别为(443.8土6.6)和(444.5土6.9)
收稿日期:2014-08-12,修订日期:2014-12-15
期次地质事件,并且包含了一期440~446Ma的碎屑或继承错右年龄(上述年龄数据务文发表),说明中生代地质事件对早期地质体的改造叠加作用广泛存在。
目前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测试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地质学领域[3-8],为研究岩浆分异作用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即以庞西埔花岗质复式岩体为对象,选取其中的花岗片麻岩、片麻状花岗岩和花岗岩样品,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其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系进行对比分析,来探讨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化学成分演化过程。
实验部分 1
1.1样品采集
0国(
036,资[2010矿评01-15-33号)和国家留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曾长育,1986年生,广西地质调查院博士
e-mail : gxzey@163.com
*通讯联系人e-mail:dingrux@mail.sysu,edu.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