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宝应台数字、模拟电磁扰动观测对比分析

宝应台数字、模拟电磁扰动观测对比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13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9 17:32: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宝应台数字、模拟电磁扰动观测对比分析 学术论坛
宝应台数字、模拟电磁扰动观测对比分析
蔡如顺郭殿友陈兴章
(宝应地震台江苏扬州225800)
与皮
摘要DUF-I型临震电磁信息监测仪是江苏省地家监测中心经过对地家电磁波机理研究、观测实验、震例总结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本文对宝应台DUF-1型临案电磁扰动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着重对2011年3月10日-12月31日数字-模拟异常电磁信息统计;数字-模拟异常电醛信号类型;数字一模拟电磁扰动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临震磁信电息监测宝应电磁抗动异常总结分析
中图分类号:P31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1-0204-01
2011年数字电磁波超低频东西道共记录到震前16次1类异常波形,超低频南北道记录到2次1类异常波形,模拟电磁波超低频东西道共记录到13次异常波形,1类波形9次,超低频南北道记录到1次1 类异常波形。实践证明:数字、模拟电磁波对电磁扰动异常的记录基本实时同步记录,数字电磁波相比模拟电磁波更能准确记录电磁扰动异常。
1电磁扰动监测概述
1991年11月23日DPJ-Ⅱ型,ULF-IⅡI型地震电磁辐射观测仪器(图纸记录)在宝应县小官庄镇地震测报站开始观测,在多年来的观测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为了适应数字化地囊监测台网运行的需要,2008年11月25日DUF-I型电磁扰动监测仪数字化电磁波观测项目在宝应地囊台安装观测。2011年3月10日安装DUF-II型电磁扰动监测仪(图纸记录)与DUF-1型电磁扰动监测仪数字化电磁波进行对比观测记录。
2DUF-I型电磁扰动监测仪器简介
ULF-Ⅱ型和DPJ-IⅡI型地震电磁信息观测仪器是接受电磁信息的专用地震前兆监视仅器。由信号通道、稳频、SM-1和稳压几部分组成,信号通道分为三个方向,用于监视东西、南北、垂直三个方向的电磁信息。DPJ-DPJ和ULF观测仪的终端记录装置是配用 DD-1地震记录仪,其优点是记录线条清晰,比较直观。
DUF-1型临震电磁信息监测仪是江苏省地震监测中心经过长期对地囊电磁波机理研究、观测实验、震例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DUF-I型电磁扰动监测仪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拾取信号,DUF-I型临震电磁信息监测仪设置两通道的ULF(0.1-10Hz)超低频,设置两个38KHz的甚低频点频接收通道,组成多频段全方位监测的接收系统。4个通道的接收数据均采用100点/秒的实时采集与存储,采用计算机作为记录终端,对观测数据实时进行存储和分析,该仪器在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方面都
比DPJ型,ULF型仪器有进一步的提高"。 3DUF-I型临震电磁信息观测统计
2009年数字电磁波超低频南北道共接受到14次异常数据,超低频东西道未接受到异常数据。2010年数字电磁波超低频南北道共接受到7次异常数据,超低频东西道接受到3次异常数据。
2011年数字电磁波在3月10日一12月31日观测期闻超低频东西道共记录到16次1类异常波形,累计时间21小时38分钟。超低频南北道共记录到2次1类异常波形,波形累计时间2小时07分钟。宝应台模拟电磁波3月10日-12月31日超低频东西道共记录到13次异常波形, 1类波形9次,累计时间22小时,超低频南北道记录到1次1类异常波
形,波形累计时间4小时45分钟。 204
4DUF-I型临震电磁信息数字观测-模拟电磁扰动对比分析
(1)2011年3月10日一2012年12月31日数字电磁波异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3月22日-7月17日超低频东西道记录到振幅较大(10 次1毫伏以上,1次0.6以上),周期较长(1一15秒之闻)的11次异常波形,第二阶段7月22日-7月31日超低频南北道记录到振幅小(0.4-0.3毫伏)、周期短(0.5秒的14次异常波形。在数字电磁波的第一阶段异常时间段,模拟电磁波均同步记录到波形、振幅,周期、时间相一致的异常波形(7月7日数字电磁波记录5分钟异常,模拟电磁波有零散小波形对应),在数字电磁波的第二阶段异常时间段,模拟电磁波未能记录到异常波形
(2)数字一模拟异常电磁信号类型分析:除雷电等天气变化因素、流动铁器等可识别的偶然干扰外,通常情况下,模拟电磁波仪器记录的图形是近乎平直的直线,数字电磁波仪器记录的实时波形都是正常背录波形,但当一些地震发生前后,仪器则记录到不规则的波形,其形态主要有四类(模拟与数字异常波形对比图表。1)随机波动波型(振幅大、周期长):数字电磁波、模拟电磁波3月22日-5月11日记录到 5次振幅大、周期长随机波动异常波型,2)长周期波动型:5月7月7日-7月17日记录到5次长周期波动异常波型,最长周期在8-15秒之间3) 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型:7月2日02时到04时记录到两次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异常动型,4)随机波动波型(振幅小、周期短):数字电磁波7月 22日一7月30日记录到周期为0.5秒的14次振幅小、周期短随机波动异常波型,其异常特点是:与正常记录的波形相比较振幅没有明显的异常变化,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周期变化,模拟电磁波没有异常记录。
5结语
通过对宝应台3月10日一12月31日数字,模拟电磁波异常记录,模拟与数字异常波形对比图表的分析认为:
(1)一股情况下数字电磁波异常振幅1毫伏以上,模拟电磁波函纸上在相应时间有相应波形与之对应,数字电磁波异常振幅在1-0.6毫伏之间,模拟电磁波图纸上有小波形与之对应,数字电磁波异常振幅0.6毫伏以下,模拟电磁波图纸上只有微弱波形与之对应。模拟电磁波灵敏系数相比数字电磁波灵敏系数较低,模拟电磁波放大系数需要调整,
(2)数字、模拟电磁波对电磁扰动异常的记录基本实时同步记录,数字电磁波相比模拟电磁波更能准确记录电磁扰动异常
(3)根据宝应台电磁扰动观测资料,总结出典型的干扰波形,01 02通道电磁扰动值有同步孤立的高值突跳时,可将其判为干扰,干扰一般是由于流动金属、气候异常或无线电台干扰信号因素所致。参考文献
[1]卢永,刘红桂.居海华,等.DUF-1型临震电磁临息监测仪筒介[J]. 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7:93-95
上一章:UEFI模式安装Windouws 8 下一章:VoIP中NAT∕FW穿透技术的研究

相关文章

数字化模拟振动台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岳城水库大坝水平位移观测恢复和数据初步对比分析 YDB 086.1-2012 LTE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带扰动观测器的虚拟轴机床滑模控制研究 基于预测函数控制和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控制 SCR装置流场数值模拟与冷模试验对比分析 往复压缩机气量调节中的电磁机构模拟分析 GB 13614-2012 短波无线电收信台(站)及测向台(站)电磁环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