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图像压缩与编码技术的研究

基于图像压缩与编码技术的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388.3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0 09:04:4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图像压缩与编码技术的研究 ·应用研究·
基于图像压缩与编码技术的研究
潘远草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数字技术与应用
摘要,图像压的目的就录把原来载大的用像用尽量少的字节表示和传给,并月要求复原图像有就好的质量,利用图像压缩与码技术,可以减轻图像存储和传输的负担,使图像在网络上实现快建传输和实时处理,本文首先从图像压缩端码原理进行分析,针对图像压缩端码的分奏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编码方法及图像压缩技术。
关键词:PCM端码器
图像压缩编码JPEG压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娱乐、信息高速公路等不断对信息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现有的有限带宽以严峻的考验,特别是具有庞大数据量的数字图像通信,更难以传输和存储,极大地制约了图像通信的发展,因此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图像压缩编码原理
图像压缩编码的原理如图1所示。图中模拟图像信号经过PCM编码器后,再经过压缩编码器,信道编码器送至传输信道,在
100 80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4-0059-02
接收端现则完成它的逆过程,而图像压缩编码是依据图像信号本身的结构和统计上存在允余和人们视觉特性行的。
图像信号固有的统计表明:相邻相索之间、相邻行之间和相邻顿之间都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利用编码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相关性,以便实现图像信息的数据压缩,尽量去掉那些无用的允余信息,保持有效数据的压缩编码。另一方面,图像最终是由人眼(或经过观测仪器)来看的。根据视觉的生理学、心理学特性,可以允许图像最终经过压缩编码后所得的图像有一定的失真,
口东部部口北部
一季度
图像信号图像信号万方数据
第三季度
PCM 编码器
PCM 编码器 80
40
压缩编码器信息非保持编码器
一季度第三季度
扩张解码器
信息持编码器
信题
信息保持编码器
东部 ■西部福非口
图1图像压缩编码的原理框图
只要这种失真是一种人们难以觉察的,这种压缩编码属于信息非保持编码。这样,既实现了图像信息的数据压缩,又能使人们的主观视觉看不出经过压缩编码处理后复原图像的区别。因些,用信息非保持编码比起仅用信息保持编码,有更多的数据压缩。
2、图像压缩编码的分类
实现图像压缩编码的方法有很多,对这些方法的分类也有很多。根据恢复图像的准确度可以将图像压缩编码分为三类:信息保持编码、保真度编码和特征提取。从实现方式来分,图像压缩编码可分为概率匹配编码、变换编码和识别编码三大类。图像通信中主要应用变换编码,包括顿内和顿间预测变换,去除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函数变换也能将图像间的相关性大量去掉,因而其压缩效率很高,并且有很多函数变换及快速算法,可以保证实时处理。为了获得最佳压缩编码效果,一般是多种方法兼用,或以某种方法为主而融入其他方法。
3、常用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3.1霍夫曼(Huffman)编码
需夫曼编码是需夫曼于1952年提出的一种编码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对那些出现概率较大的信源符号编以较短的代码,而对于那些出现概率较小的信源符号编以较长的代码。霍夫受编码方法在各种静止和活动图像编码中广泛应用,静止图像编码的JPE G,活动图像编码的H.261.MPEG-1和MP EG-2等国际标准都建议用霍夫曼编码作为统计编码。这种编码码。
3.2预测变换编码
预测变换编码的原理是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和时间元余特性一,用已知相邻像素(或图像块)来预测当前像索值,再对预测误差进行量化、编码和传输。预测算法的选取,
Digital technologyand application数字技术与应用
59
上一章:基于小波变换的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下一章: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电源权限管理系统设计

相关文章

基于EZW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变换域编码在JPEG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图像压缩编码方法 基于特征的图像拼接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VQ压缩图像的动态排序隐写算法信息技术分析 基于正交 Bandelet 的图像压缩算法 基于游程和扩展指数哥伦布编码的任意形状感兴趣区域图像编码 基于FPGA的图像采集及压缩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