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卷,第1期 2015年1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汶川地震断裂带岩脉矿物拉曼谱峰特征谢超2,周本刚,刘雷,周晓成”,易丽”,陈志”,崔月菊”,李静3,陈正位”,杜建国2*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3.防灾科技学院,河北燕郊065201
Vol.35,No.1.ppl18-121
January,2015
摘要对汶川地震断裂带深溪沟出露的基岩错动面两侧岩脉中的石英矿物进行了拉受谱峰测定,并根据所测石英的464cm一拉曼谱峰向高波数的偏移量估算了断裂带中的压应力分布。测试结果表明,错动面附近岩脉中石英的464cm-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为3.29cm-1,相应的压应力值为368.63MPa,明显低于错动面两侧应力积累,这可能是由于错动面的多次活动导致了应力不断得到释放。断裂南东盘(下盘)远离错动面,岩脉中石英的464cm-"拉受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具有增加的趋势,相应的应力积累也逐渐增强,距错动面21m处的石英样晶的464cm-拉受谱峰向高波数偏移4.40cm一1,相应压应力可达到494.77 MPa。剖面北西盘(上盘)在距错动面10m处,样品464cm一拉曼谱峰的偏移量达到最大值,相应的应力积系为519.87MPa,其后远离错动面应力积累开始减弱,在北西盘17m处,应力积累骤然下降至400.37 MPa。在西北盘距错动面27m处,岩脉石英的464cm-拉曼谱峰向高波数偏移量下降至3.21cm-1,应力已经减弱到359.59MPa,这可能是由于该处位于断裂带的边缘,远离错动面,受到广较小的断层活动的影响。因此,汶川地震断裂带内的应力虽然得到部分释放,但剩余的应力分布并不均匀,而且在局部还存在较
高的应力积累,这反应了断裂带中岩石的力学性质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关键词若脉:有英:断裂带:拉受谱峰:应力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3964 /j. issn. 1000-0593 (2015 )01-0118-04
详细研究[-},断裂带内发育大量石英岩脉,在长期的构造活动中,岩脉也发生了强烈的变形。
断裂带内的应力状态是影响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因素,谢
岩脉是指岩浆浅成活动接近地表并且较快冷凝而形成的
规模小、充填于量规律性排列的区域性节理的脉状岩体口.,其儿何形态和产状记录着区域应力场活动特征3]。龙门山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综与四川盆地交接部位,该断裂带自西向东发育了汶川-茂汶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北东向龙门山中央断裂中-北段地表破裂,北川以南地表变形以逆冲为主,北川以北右旋走滑分量加大,5,该区域地质背景已经有了
收稿日期:2013-12-26,修订日期:2014-03-19
超等测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深溪沟剖面断层泥中石英和方解石颗粒的拉曼谱峰,并根据石英的464cm一"谱峰及方解石的1085cm谱峰向高波数的偏移量估计了汶川地震发生时断层面所受压应力的下限值。同司样,在长期构造应力作用下,断裂带内岩脉矿物的拉曼谱峰特征也会发生变化,通过测试汶川地震断裂带深溪沟出露的基岩错动面两侧容脉中石英矿物的拉受谱峰,估算了断裂带中的压应力分布。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资助项目(2012BAK15B01-03),申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
(2011IES0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04052,41373060),国家科技支撑项目(WFSD-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ZY20130202)资助
作者简介:谢超,1983年生,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e-mail : jianguodu@ hotmail. con
"通讯联系人
e-mail : chao, xie0017@ 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