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卷,第8期 2010年8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30,No. 8.pp2265-2268
August,2010
ICP-AES测定苦瓜籽矿质元素及GC-MS鉴定其油脂脂肪酸
刘小如1,2,邓泽元1.2,,范亚苇1,李静1,刘芷含1
1.南吕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吕
330047
2.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江西南品330047
摘要苦瓜籽中活性成分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注意,但其矿质元索组成末见报道,其油脂脂肪酸主要成分也说法不一。文章选取海南产大苦瓜籽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法测定矿质元素,发现其中K,Mg和P含最高;Cr和Zn的含量分别高达5.165和45.45μg*g"",在植物性食品中较为罕见。以超临界C()苯取其中油脂,得率为36.89%,威法衔生为脂肪酸甲酯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 MS)鉴定苦瓜籽油脂中脂肪酸组成,发现其他和脂肪酸(SFA)占36.71%,主要为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仅占3.33%,主要为油酸(L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59.96%,主要为αr制酸,含量高达
54.26%。明确苦瓜籽微域元素与脂肪酸组成,对进一步挖摄其药、食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关键词苦瓜籽;ICP-AES;矿质元素;GC-MS;脂肪酸
中图分类号:()657.3;0657.6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首瓜(MomordicacharantiaL.)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不仅养半富、味道独特,而且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降血精、抗肿瘤、抗病毒、抗菌等药理作用,其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开发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高度重视。
月前,菁瓜籽综合利用主要集中于菁瓜蛋白、肽、皂售及生物贼的药、食品开发(2),而含量占种籽干重30%以上的苦瓜籽油脂却鲜有研究。事实,苦瓜籽油脂脂肪酸组域独具待色,具有降血脂、抗炎,抗风混湿、抗癌、止痛等作用31,开发潜力巨大。但关于苦瓜籽油脂脂肪酸主要组成却说法不,文献[4]报道为6,9,12-十八碳-烯酸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文献[5]报道为9-二十四碳一烯酸,文献[6]报道为桐酸,而文献[7]则报道为共轭亚麻酸(CLN)。此外,苦瓜籽中的矿质元素日前国内外文献末见报道。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法(ICP-AE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苦瓜籽中矿物质以及其油中脂肪酸及组成进行分析,以期促进其综合开发利用。
DOl;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0)08-2265-04 1实验
1.1
材料与设备
海南产新鲜干燥大苦瓜籽,粉碎备用;高氨酸、硝酸(优级纯);乙酸乙酯、甲醇钠(分析纯);正已烷、氯仿(色谱纯);薄硅胶G板;NuChek-Prep脂肪酸463标准品及薄层色谱TLC18:4A标准品。
华安HA120-50-02型超临界萃取装置;
Thermo
iCAP6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Agilent6890
5973N气相色详-质谱联用仪。 1.2
实验条件
(1)CO:超临界苯取条件;苯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 33C,CO)流量15L·h~1,分离签I压力7.5MPa、温度60 c.
(2)ICP-AES条件:各元素测定条件、参数采用仪器最佳推荐值并参照文献[8]确定。
(3)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CP-Sil88熔融石英毛细管柱(100mX0.25mm,Chrompack,Bridgewater,NJ);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5℃,保持3min后以13℃·min"1的速率升温至175C,保持27min后以4C·min=的速率升温至
收稿日期:2009-12-10,修订日期:2010-03-20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日(IRT0540),2007年江西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和南吕大学高等研究院基金项
日资助
作者简介:刘小如,女,1984年生,南吕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
e-mail; ruby1228@yahoo. cn
*通讯联系人
万方数据
e-mail; dengzy28@yahoo. com. 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