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事其本与表用
应用研究
R7m辊缝测量仪在唐钢第一钢轧厂的应用
刘双力
(河北钢铁集团唐山分公司第一钢轧厂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款速了唐钢第一钢轧厂采用的辑缝测量仅的检测原理、特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使用效果。辑缝测量仅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工检测带来的误差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连持机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进而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连持测量原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TH821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市场对中厚板厚度精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生产高精度,高附加值的产品,唐钢第一钢轧广为厚板坏引进了一台R7m辑缝测量仪,此板坏连铸机辊缝测量仪测量精确,操作和维护简单,适应在恶劣环境中工作,设备防水性能好(IP67),设备刚性和稳定性好,经久耐用。各系统均按照我厂的实际要求和
连铸机的具体参数定制,完全满足具体连铸机的需要。 2R7m辑缝测量仪检测原理
2.1导辑辊缝测量
图1辑缝的测量原理
图2辊缝传感器 am
图3外弧对弧测量原理图图4适应不同导辊间距的多功能角度仪图5导旋转传感器测量原理
图6导辑旋转传感器示意图
表1传感器的精度和重现性指标
项目
辑缝传感器对弧传感器
序号动书通日
依器上家编出
电子元防水性配
计监机器而淡果显示数送分析内蓝电池通康话片
精度
±0.05mm ±0.05mm
重现性 ±0.05mm ±0.05mm
表2辊缝检测测量仪特点纤的特
持别计的体感器头,测量精这电高
招供于件方式,机C和导网摄
为天重品,中确注济等主添机因高过辅或仪,存软库和境洋为面
有与这共公司合的德途仪内感电子元
用模现设计,结构酒单,继护方便
塑机1P67、出广管心便进行防水性配测
中自新单、养费性强
可以导示测法的所变教实,信惠丰富,了解设备获况安化同时显示数视图、
测数摄
是示、使用单,可以会看惠分信号款需(xce1)充电一次可以满至次以上松测
恩意手接方课,不高带新开,保还留世放果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6-0117-01
辑缝测量仪采用高精度的线性位移传感器(LVT测量内弧和相应的外弧导辑之间的辑缝值,传感器带有专门为用户的连铸机设计的机械保护和防水装置,本体带有电缆,采用模块插件式设计,其使用、维护和更换都十分简单。如图1所示,设置在辑缝仪上下两侧对应位置的各对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最辑缝值。图2是板坏连铸机辑缝传感器的图片。辑缝仪使用一段时间后,采用专门的校验装置进行精度校验和标定。
2.2导辑外弧对弧状况检测
在辑缝测量仪的外弧侧左端和右端各设置了一个内有防水倾斜角传感器的导辑对弧传感器来测量外弧导辑的对弧情况,图3给出了其测量原理示意图,图4为传感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连铸机的对弧情况,根据连铸机导辑直径和导辑间距的变化,在一个对弧传感器上将设计1一2个倾斜角传感器,保证测量板与相邻导辑良好接触,进一步提高对弧检测精度和可靠性。
2.3导银旋转状况检测
在辑缝测量仪的每侧均安装了导辑旋转传感器来检测内弧和外弧导辑的旋转情况,并根据分节辑的情况,设置了相应数量的导辑旋转传感器,来检测每一节导辑的旋转情况
在测量原理方面,采用一种专门设计的电位计测量出在辑缝测量仅运行时旋转传感器的旋转情况(图5),经过内部的计算机处理,得出相应的信号,反映导辑的旋转情况(图6),这种方法比一些辑缝仪采用的测量辑上钻多个小孔的方法精确得多,其分辨率可达1度。而通常一些公司采用的测量辑上钻孔的方法得到的导辑旋转测量的分辨率为15度。
3传感器的精度和重现性
在校验条件下,辑缝测量仪所使用的传感器的精度和重现性指标见下表1,该精度和重现性的测量检验在出厂前安装调试过程中
和进行现场校验时均可进行。 4R7m辑缝测量仪特点
辑缝检测测量仪特点见表2,
5R7m辑缝测量仪使用过程中需注意事项
(1)辑缝仪在吊运,安装过程中严禁开机-(2)在开始使用之前,充电器接口和网线接口必须盖好拧紧,防止受溯进水。(3)使用前保证辑缝仪充电饱满。(4)测量结束后,需保证辑缝仪清洁。(5)每次测量辑缝时,需保证结品器下口宽度>1400mm以上,防止辑缝仪顶撞结品器窄面足辑,(6)每次测量时,结品器振动需停止振动。(7)每次测量前需检查形段情况,保证无死辑、塌辑情况,且辑面干净,无积渣等现象,(8)为保证送引锭和拉引锭时,避免拉矫辑压在辑缝仪
上,其送、拉引锭时由手动控制。 6R7m辑缝测量仪应用效果
R7m辑缝测量仪在一钢厂的应用,为检修提供了大量的可靠数据,大大降低了人工检测对弧等工序带来的误差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为连铸机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进而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峰.多功能辑缝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昌大学2008.[2]侯云峰,宋智良.六辊轧机中间辑横移结构改进[J].一重技术.2008(02)
[3]王罩,习红敏.辊缝仪传感器的设计原理与应用[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