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超临界CO2萃取回收SBA-15中的有机模板剂

超临界CO2萃取回收SBA-15中的有机模板剂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39.89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7 17:17:5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超临界CO2萃取回收SBA-15中的有机模板剂 第12卷第1期 2012年2月
过程工程学报
The Chinese Joum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超临界CO,萃取回收SBA-15中的有机模板剂
苏广训",金君素",崔文广!,刘洪涛”,张泽廷,
(1.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甘肃兰州730060:
3.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29)
Vol.12 No.1 Feb.2012
摘要:在200mL高压萃取釜内,对含夹带剂的超临界CO,草取回收SBA-15中有机模板剂P123(EOzPO%EO%)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夹带剂种类、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夹带剂流量对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甲醇作夹带剂,温度45C,压力27MPa,夹带剂流量4mL/min,萃取时间1.5h,在此条件下P123回收率可达73.7%.对不同方法脱除P123后的SBA-15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甲醇夹带剂的超临界CO2苯取法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方法,月得到的SBA-15保留了很好的骨架有序性,不会造成骨架硅羟基脱除,克服了高温焙烧脱除模板剂造成的孔道收缩问题
关键词:模板制剂国收:SBA-15;超临界CO,萃取:夹带剂
中图分类号:TQ028.5 1前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06X(2011)050064-04
剂的萃取,因此成为最受关注的萃取溶剂-9,常见的超
SBA-15结构上具有孔径尺寸小、孔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结晶度和长程有序性高、表面羟基多、易负载贵金属等特点,在催化、吸附分离、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BA-15的合成需使用大量有机模板剂P123(EO2POoEO20),在使用前必须将模板剂从分子筛的孔道中除去,才能制备出具有空旷孔道结构的介孔材料
高温焙烧法(400~600℃)是最常用的脱除模板剂的方法,尽管模板剂能被完全去除,但该法存在许多擎端:模板剂不能回收再利用,而有机模板剂的价值占整个分子筛生产成本70%以上,导致分子筛生产成本过高:另外,在焙烧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污染环境,且焙烧过程至少需10h,耗时长:同时,焙烧法会引起分子筛结构的破坏,造成分子筛骨架硅羟基脱除且易引起品格结构发生期瑞:因此许多脱除模板剂的新方法陆续被开发,如溶剂萃取法[23]、微波消解法围、紫外臭氰法[5] 等。溶剂萃取法在脱除模板剂后对分子筛骨架无损害,还可回收昂贵的模板剂,但该方法需大量有机溶剂,萃取周期也较长,一般需24h,后期有机溶剂的回收与处理也是该法工业化的最大挑战;微波消解法可快速脱除介孔材料中的有机模板剂,但对大多数介孔材料实验条件苛刻;紫外臭氧法可有效脱除模板剂,但模板剂不能回收利用,同时释放有毒气体污染环境
近年来超临界萃取技术发展迅速,超临界流体(SCF) 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流动相进行模板收稿日期:2011-0720,修图日期:2011-092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料研业务费资励项H(编号:ZZ1103)
临界体系有二氧化碳、水、乙烯、乙烷、甲醇等,其中超临界CO体系目前应用最广泛,因其具有较低的临界温度(31.2℃)和临界压力(7.38MPa),低成本、无毒、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医药、分离纯化、高分子合成、材料制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来用超临界CO案取法对SBA-1S中有机模板剂P123进行萃取回收,优化了最佳的举取条件.超临界CO萃取法比传统脱除方法优点明显,可有效降低操作温度,节能降耗:能回收SBA-15中价值商昂的模板剂P123,实现模板剂的循环利用,降低分子筛的生产成本:尤其是不会破坏SBA-15的骨架结构,不会造成骨架硅羟基的脱除;同时该萃取过程流程简单、操作易行,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萃取回收方法
2实验 2.1材料与试剂
SBA-15样品合成见文献[10]甲醇、乙醇和内酮(分析纯,北京化工厂),CO2(99.5%,食品级,北京荠菜克斯气体有限公司)
2.2实验装置与分析仪器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由供气系统、供液系统、萃取系统、收集系统和计量系统组成,
分析仪器:D/max2500VB+/PC型多功能粉末多晶 X射线衍射仪(XRD,CuKα射线,电流40mA,电压40 kV,扫描范围0.5°8°,日本理学株式会社),HCT-1型微机差热天平(TGA,空气气氛,升温范围室温~610℃,
作者简介:苏广训(1983-),男,河北省石家注市人,硕土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E-mail:suguangxun@163.com:金北素,通讯联系人,
Tel: 010-64434788, E-mail: jinjs@mail.buct.edu.cn 方方数据
上一章:汽动式引风机在超临界350﹢MW机组上的应用 下一章:生物柴油超临界甲醇法生产工艺全流程模拟与经济分析

相关文章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流程中CO2尾气回收压缩机的设计及应用 超临界 CO2萃取干燥技术及其在低阶煤干燥中的研究进展 甜杏仁的超临界CO2萃取及产物分析 JB/T 20136-2011 超临界CO2萃取装置 DBS64 41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 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DBS64 41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超临界CO2萃取枸杞籽油(修订说明) Cu-TiO2∕SBA-15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