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期(总第227期) 2016年12月
车用发动机 VEHICLE ENGINE
No 6 (Serial No 227)
Dec 2016
基于能量法的气缸盖低周热机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李鹏,景国玺,许春光”,文洋,庞建超”,高英英
(1.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天津300400:2.中国科学院金属所,辽宁沈阳110016)
摘要;过测试气缸盖本体解剖试样,获得气缸盖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特性,并利用仿真方法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发动机低周疲劳台架考核方法,运用子模型分析技术,得到考核循环内气缸盖火力面的应力分布和塑性变形特性。基于塑性应变能理论,结合试验测试,对火力面低周热机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和评估,分析表明排气算梁区的寿命较低,约为1100次。
关键词:气缸盖;低周热机疲劳;寿命预测;塑性应变;能量法 DOI: 10 3969 /j issn 1001-2222 2016 06 014
中图分类号:TK4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2222(2016)06-0072-06
发动机工况复杂且多变,当工况发生变化时,缸
内温度大幅波动,使气缸盖产生低频宽幅热应力,往往会使火力面鼻梁区产生塑性变形,容易引起低周疲劳失效1-汀,功率大、热负荷高的发动机更是如此,在疲劳考核中必须予以重视。本研究利用仿真分析手段,结合材料温度非线性和弹塑性,得到循环周期内气缸盖的应力和塑性变形,以绘制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并依据塑性应变能理论,考核火力面的低周热机疲劳寿命。
1气缸盖材料塑性特性表征研究
结合塑性应变能理论可知,循环塑性变形及其
材料测试
不同应变速率下试样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弹性模量E、循环最大应力
弹性应变e,塑性应力
6,=(号)
·和n 材料塑性特性
收稿日期:2016-01-26;修回日期:2016-11-29
数据处理
累积是导致低周疲劳损伤的基本原因。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材料塑性特性的获取与处理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评估过程中的有效数据,具体研究思路见图1。
由燃烧带来的高温气体冲击导致气缸盖火力面温度很高,且温度梯度较大,气缸盖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同时,在高温影响下材料性能急剧下降,热应力往往会导致火力面发生屈服现象。通过热机疲劳试验,可获得材料的循环应力应变关系。
>不同应变建率下试样暂环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弹性的表征与验证气缸盖弹塑性仿真模型
塑性应变
塑变方向的应力
考察点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塑性应变能理论
气缸盖火力面低周热机疲劳寿命
图1研究思路
编程计算塑性应变能密度
Wp=C · N'
试样实测寿命
作者简介:李鹏(1986一),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气缸盖结构设计及评估:li_peng_li19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