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机床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

机床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6.94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2 15:02:4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机床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 .数控技术·
.机床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
高浩
(唐钢自动化公司炼铁厂动力维检中心河北唐山063000)
数字技术与应用
摘要,数控机床的核心就是CNC系统(尚称数拉系统)从自动控制的角度看,数控系统就是一种轨送控制系统,即其本质上是以多执行部件(各运动轴)的位移量为控制对象并使其协调运动的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配有专用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关键词:数字控制系统发展CNC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1、数控系统的发展史
自从20世纪50代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间世至今已经历50余年。数控机床经过了 2个阶段和6代的发展历程
第1阶段是硬件数控(NC):第1代1952年的电子管,第2代1959年晶体管(分离元件) 第3代1965年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2阶段是软件数控(CNC):第4代1970 年的小型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5代 1974年的微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
2、数控(NC)阶段(1952~1970年)早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低,虽然对当时
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影响还不大,但不能适应机床实时控制的要求。人们不得不采用数字逻辑电路"搭"成一台机床专用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被称为硬件连接数控(HARD-WIREDNC).简称为数控NC)。随着元器件的发展,这个阶段历经了三代,即1952年的第代—电子管:1959年的第二代——晶体管, 1965年的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
常见的电子管是真空式电子管:不管是二极,三极还是更多电极的真空式电子管,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结构就是由抽成接近真空的玻瑞或金属,陶瓷外壳及封装在壳里的灯丝,阴极和阳极组成。直热式电子管的灯丝就是阴极,三极以上的多极管还有各种栅极。以电子管收音机为例,这种收音机普遍使用五六个电子管,输出功率只有1瓦左右,而耗电却要四五十瓦,功能也很有限。打开电源开关,要等1分多钟才会慢慢地响起来。如果用于数控机床可想而知其耗电量.控制速度。
晶体管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的重要元件。1956年,晶体管是由贝尔实验室发明的,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创造了企业研发机构有史以来因技术发明而获诺贝尔奖的先例,晶体管的发明对今后的技术革命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晶体管的发明,终于使由玻璃封装的、易碎的真空管有了替代物。同真空管相同的是,晶体管能放大微弱的电子信号,不同的是,它廉价、耐久耗能小,并且几乎能够被制成无限小。
晶体管是现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发明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03-001701
之一,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它取代了电子管,成为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元件,原因是性能好,体积小,可靠性大和寿命长。第二,它是微电子技术革命的发动者,面信息时代至今的发展就是由微电子技术,光子技术和网络技术三次技术革命组成的,所以它的出现成为报晓信息时代的使者。第三,晶体管是集成电路和芯片的组成单元,也是光电器件和集成光路的基本组成单元,更是网络技术的基础,只不过光电子品体管是微电子晶体管的演变或发展署了。由于这三方面的原因,晶体管的发明在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种元器件的发明范围,而成为揭开现代技术新领城和变革几乎各种技术基础的关键。所以晶体管发明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对于其他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小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诞生后,首先在电话设备和助听器中使用.逐渐地,它在任何有插座或电池的东西中都能发挥作用了。将微型晶体管蚀刻在硅片上制成的集成电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后,以芯片为主的电脑很快就进人了人们的办公室和家庭。
3、计算机数控(CNC)阶段(1970 年~现在)
到1970年,通用小型计算机业已出现并成批生产。于是将它移植过来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从此进人了计算机数控(CNC) 阶段(把计算机前面应有的"通用"两个字省略了)。
到1971年,美国INTEL公司在世界上第一次将计算机的两个最核心的部件一—运算器和控制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称之为微处理器(MICROP ROCESSOR),又可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CPU)。
到1974年微处理器被应用于数控系统。这是因为小型计算机功能太强,控制一台机床能力有富格(故当时曾用于控制多台机床,称之为群控),不如采用微处理器经济合理。而且当时的小型机可靠性也不理想。早
期的微处理器速度和功能品还不够高,但可以通过多处理器结构来解决。由于微处理器是通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故仍称为计算机数控。
到了1990年,PC机(个人计算机.国内习惯称微机)的性能已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可以满足作为数控系统核心部件的要求。数控系统从此进人了基于PC的阶段。最常用的形式:CNC嵌人入PC型,在PC内部插入专用的CNC控制卡。
将计算机用于数控机床是数控机床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它综合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及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领城的最新成就,使机械加工技术达到了一个薪新的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晶体管的体积越来越小,已达到纳米级。(1纳米为1米的10亿分之一),纳米品体管的出现将导致未来可以制造出更强劲的计算机芯片。把20纳米的晶体管放进一片普通集成电路,形同一根头发放在足球场的中央,现代微处理器包含上亿的最体管。
CNC与NC相比有许多优点,最重要的是:CNC的许多功能是由软件实现的,可以通过软件的变化来满足被控机械设备的不同要求,从而实现数控功能的更改或扩展,为机床制造厂和数控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4、结语
总之,计算机数控阶段也经历了三代。即1970年的第四代一-小型计算机,1974年的第五代一一微处理器和1990年的第六代一基于PC(国外称为PC-BASED)。基于PC 的运动控制器,目前最流行的是PMAC。(P MAC(Program Multiple Axises Controll er)是美国deltatau公司生产制造的多轴运
动控制卡)。参考文献
[1]对生,等.数控系统的基本情况分析与
研究.2002.(7)
[2]李积继,等.CNC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防爆电机,1995.(2)。
Digital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数字技术与应用
17
上一章:一种低成本自动翻身床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章:数控机床机械组件装配与调试要点分析

相关文章

运动控制器在机床行业的发展及应用 浅谈铁路专用线数字调度系统的改造及发展 从EMO2009欧洲国际机床展看现代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数控机床数字积分插补法的优化与误差控制 PLC在机床数字化控制上的高级应用与设计 机床数字控制技术手册:机床及系统卷 现代机床数字控制技术 机床数字控制技术手册:技术基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