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EDXRF技术茶叶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

基于EDXRF技术茶叶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08.7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5:51: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EDXRF技术茶叶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 第35卷,第4期 2015年4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Vol. 35 ,No. 4 -pp1068-1071
April,2015
基于EDXRF技术茶叶中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研究秦旭磊,季野“,宋忠华,王国政,季坤,单高峰,端木庆锋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EDXRF)法作为化学元素分析的一种检测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期测、工矿石油、生化医疗及刑侦考古等各行各业,它是户外现场检测与分析的首选方法之一。利用EDXRF 法检测茶叶中金属元素含量,对环境条件要求低,且无需对茶叶样品进行化学处理。实验检测发现,用该方法分析茶叶中金属元系时,有效X射线荧光光子能量段在316keV之间,故校正光谱元系选择位于能量中心位置(8keV)附近的铜元素,并用铜元素定标做标准曲线,在茶叶有效X射线荧光光子能量段中,通过样品加标方法分析铜、铁、锌、铅四种元素,求得平均检出限为1.25mg·kg-。在检测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化学方法中,选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茶叶中金属元素含量作为标准值,比较得出,EDXRF法测得数值实际相对误差小于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经过t检验,p>0.05,说明EDXRF法与火焰原子吸收法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吻合。结果表明,EDXRF法检测茶叶中金属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满足现场检测分析需求
关键词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检出限;能量区间;相对标准偏差
中图分类号:0657.3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5 )04-1068-04
能达到对待测样晶在现场环境下进行检测分析的要求,更不能短时间内给出可参考的鉴定结果]
目前,EDXRF荧光光谱法主要应用于土壤、岩石及
我国种植茶叶的历史可以道溯到3000年前,是发现茶文化最早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拥有茶叶种类最丰富的产茶国之一,且用于种植茶叶的土地资源居世界第一,进出口交易量稳居世界前三位。在中国,茶叶不仅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司时也是最为普及的饮晶,更有一种说法,茶乃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可见茶叶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逐渐加强,在认同茶叶是一种保健饮品的同时,更关注茶叶中金属元素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残留以及流通过程中二次污染等食品卫生问题。特别近年来,一些食品在二次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被化学品污染,以至于危害到食用者生命安全,更有一些不法商贩为追求利益,不惜以次充好,假目名牌,制假贩假,使得茶叶质量得不到保障。而我国对茶叶中不同元素含量的现行检查标准多为化学方法,其优点是能对茶叶中特定元系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缺点是需对茶叶样品做化学处理,实验条件产格,需要专业增训人员对仪器进行操作,完成周期视选用的化学方法不同而不同,这就使得这些方法不
收稿日期:2014-03-20,修订日期:2014-06-28
ROSH法令规定的产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检测2],EDXRF 法用于茶叶等食品类的样品元素含量检测的研究文献较少,关于检测茶叶方法中,对茶叶组分进行快速分析并对茶叶中多种元素给出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的尚未见报道。因茶叶的组成多为有机物,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对射线吸收能力较小,金属元素的荧光产额会很低,导致检测结果容易被检测仪器背景噪声覆盖,检测信号不明显,所以如何提高峰谱信号强度和分析元素组分是本研究重点。旨在通过实验和光谱校正方法,降低背景噪声,提高信噪比,增强样品中金属元素峰谱强度,通过对茶叶中多种元素含量分析,与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得结果对比,验证利用EDXRF检测茶叶中金属元素含量方法的可行性3]。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本方法检测市场在售茶叶,可即时
分析茶叶多种元系组分,知短时间判定茶叶中金属含量是否异常,也可通过茶叶中常规元素组分含量判别茶叶质量4,同时检测结果可用于鉴定茶叶是否被重金属污,对茶叶检测与质量检测行业,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107027)和吉林省信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项目(zk1201)资助
作者简介:秦旭磊,1981年生,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讲师
e-mail;liyecus@163.com
*通讯联系人
e-mail : qxl@ cust, edu. cn
上一章:基于SVM的天津产地玫瑰香葡萄酒定性分析 下一章:近红外光谱分辨率对绿茶氮含量模型的影响

相关文章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EDXRF分析测定地质样品中铁、钛元素含量的应用研究 基于波谱技术的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信息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基于传感器阵列多特征优化融合的茶叶品质检测研究 T/GZTPA 0013-2022 贵州茶叶中草甘膦的快速检测方法胶体金法 T/GZTPA 0012-2022 贵州茶叶中吡虫啉的快速检测方法胶体金法 GB/T 8313-2018 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 GB 23200.26-2016 茶叶中9种有机杂环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SN/T 4777-2017 出口茶叶中蒽醌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