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98.5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39: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杨昌义,等: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 117 .
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杨昌义,李光辉,杜宇本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成都地勘岩土公司,成都610031)
摘要:拟建铁路成兰线横穿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的龙门山脉,并通过汶川大地震重灾核心区,工程地质与地震次生灾害问题控制线路方案。文中以跨越龙门山脉选择沿安县难水河谷方案的事例,探讨近震源区余震频发条件下复杂山区的选线技术,可供铁路、公路选线借鉴。
关键词:地震灾区;龙门山;地质选线
中图分类号:U416.1*62
文献标志码:A
0引言
拟建成都一兰州铁路什郁一茂县段跨越龙门山脉,沿线地形自平原向高原迅速拔起过渡,地层岩性纷繁复杂,地质构造强烈,新构造运动活跌。其不良地质分布广、类型多、规模大,而汶川大地震导致了山河易貌。尤其是在余震频发的近震期、灾害极严重的近震源核心区开展铁路选线,构造及地震条件是关键因素。因此方案研究除了切实贯彻“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抗震设防设计原则外,还需强调破坏后能尽快复通的需求")。地质选线应规避极端地质风险,选择有利地段进行综合比较,有针对性地设计工程形式。
1龙门山工程地质条件
龙门山山脉沿NE向条带状延展,由海拨500~ 700m的四川盆地向3000~5600m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过渡,相对高差3500m,总体趋势北西高、南东低。地形梯度带上为起伏最剧烈的深切陡峻高山峡谷。地层自震且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以Z,C,S, D,P,T,J为主):岩性主要为千枚岩、板岩夹砂岩、灰岩、页岩、煤层及晋宁期花岗岩。地层均大致为NE向展布并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常见倒转、超覆、压碎、炭化等强烈构造影响形迹。地表水为沟谷河水,主要靠降雨和融雪补给,具有纵坡陡、切蚀强、渗量小的特征;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和断层
裂隙水。空隙水、岩溶水受岩组控制差异大。 2地质构造与选线
区城上该区地处川西北三角形断块区,由北东向龙门山褶皱断裂带、北西西-近东西向向南凸出的西秦岭褶皱断裂带和近南北向氓山隆起断裂带组合而成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杨吕义(1973-),男,蒙古族,贵州大方人。高级工
程师,从事工程地质勘察与研究。E-mail:ychangyi@ 163.c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0)03=0117=03
斜体“A”字形构造格架,见图1。而处于断块区南之龙门山裙断带南起泸定,向NE延伸经都江堰、汶川、广元等地进人陕西勉县,全长约500km,宽40 ~60km。在大地构造上被视为槽、台过渡带(更接近于地台性质),为青藏板块与扬子板块结合部,主要由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中央断裂(映秀-北川断裂)、后山断裂(茂县-汶川断裂)等NE 向三条断裂束及一系列褶皱推覆构造组成。
兰州
送部
-
眠红断
松潘
壹溪价茂县。
汶川 8
哈达馈
典九赛沟县
*文县
5
线人
10
广都江堰
青白江成都
AN
成县
西泰岭断裂带
6
平武江油
西安*重庆
1、东昆仑断装;2、文县断裂; 3、联江斯级:4、号山断梨 5.虎牙断裂;6.青川-率武断数;7、松平沟断蒙:8、汶川-茂县斯表:9、映秀-北川断裂; 10,江油-灌县断裂。
图1川西北断块区构造纲要及主要线路方案
前山断裂南段至中段控制成都平原的西界,由西南向东北新活动性减弱。北段(安县一江油一带)是中低山和丘陵的分界,地貌反差明显减弱:平滑动速率0.78~1.25mm/a,均值1mm/a,总体显示向北东活动性减弱。故线路选择北段南缘通过活动较弱区较有利。
主中央断製是龙门山脉主体中高山与东缘中低山
上一章: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下一章:新建贵广铁路1∕42道岔施工方案比选及关键施工技术

相关文章

5.12汶川大地震同震断裂及地震地质灾害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成因及次生灾害 汶川地震工程地质与地质灾害 青藏高原铁路选线工程论述与评价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 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房屋受损状况分析与对策 日本阪神大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加固技术 [黄南翼,张锡云,姜萝香] 2000年版 铁路选线设计(铁道工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