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40.9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39:4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王文峰: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
王文峰
(中铁济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济南250022)
·189 ·
摘要:岩溶路基病害造成的岩溶塌陷和不均匀况降对既有铁路的运行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通过辛泰铁路工程实例,分析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渗入性灌浆的原理来说明岩溶路基处理的深度、宽度、注浆压力、注浆孔间距、注聚材料及注浆结求标准等,达到了根治路基病害的目的。
关键词:岩溶:瑞陷:注浆
中图分类号:TU457
0引言
文献标志码:B
岩溶塌陷作为一项重要的地质灾害),直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近几年,随着铁路行车速度以及载重的不断提高,岩溶路基病害对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影响越来越大。岩给包括铁路在内的各类工程建筑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岩溶竭陷或不均匀沉降。岩溶路基的病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变形间题,二是水害问题。覆盖型岩溶地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面陷。塌陷是溶洞、覆盖土体、水(气)所组成的综合体系,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岩溶地区的工程处理措施可采用回填、跨越、加固等方法。其中在处理既有铁路岩溶路基病害时,宜采用注浆加固3"。本文针对辛泰铁路某段路基的岩溶问题,分析其产生下沉的原因,采用灌浆方案进行治理,达到了加固路基的自的。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辛泰铁路北起胶济铁路的临淄站,向西南经莱芜东站折向西行,至津浦铁路泰安站。始建于1970年,线路起于淄河二级台地的辛店,西南行进人山区,某段路基2005年开始下沉,修筑了浆砌片石与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雨季过后,该段路基下沉严重,右侧路肩出现贯穿该段路基的纵向裂缝,裂缝宽为2cm,坡脚处骨架已外鼓破坏,线路几何尺寸难以保持,汛期尤为明显;为保持线路轨面水平,工务部门被迫不
断抬道,现限速25km/h,已严重危及行车安全。收稿日期:20120404
作者简介:王文峰(1980-),男,山东滩坊人。工程邮,硕士,
主要从事地基处理、边坡、基坑工程方面的工作。 E mail; w-w-F@163, c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2)06018903 1.2地貌及地层岩性
该区宏观地貌单元为丘陵,地形起伏较大,线路左侧为溜河,右侧为农田和山地,地面高程相差较大。地表覆盖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Q")素填土,主要为路基填土,层厚0.60~2.60m;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硬塑,含有少量小姜石及灰岩细角砾,粒径5~20mm,层厚7.40~12.70m;岩溶化石灰岩(0,):弱风化,
青灰色,岩溶发育,勘探揭示最大厚度9.30m。 1.3气象水文条件
本区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季风气
候特征,四季分明,春季于卓,夏季湿热少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勘探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
2
路基变形的原因分析
根据物探、钻探资料分析,该段下伏石灰岩岩溶
十分发育,覆盖层中的土体松散,路基下沉的主要原因是覆盖层土洞塌所致,土洞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2.1渗透潜蚀影响[4,5]
在雨季,地表水将沿松软地层下渗,会带走微细颗粒,破坏土体结构,同时降低土层强度。潜蚀作用使洞、隙中的充填物被带走,首先在覆盖层底部岩溶洞隙开口处形成土洞,随着水流的下渗,不断对土体进行潜蚀作用,形成土洞,特别是当溶洞发育于基岩面上的洼地型底部时,人渗水流于基岩面上汇集并流向溶洞,还会对基岩面附近土层产生冲刷和掏蚀作用,形成土洞。随着土洞不断向上扩展,洞壁失稳塌,周而复始,造成路基土体失稳、地表开裂、下沉或塌陷。 2.2负压吸蚀影响(6)
当地下水下降至覆盖层底板以下时,岩溶空腔中的水、气形成负压,对覆盖层土体产生吸力,使土体
上一章:兰武铁路白垩系泥岩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下一章: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相关文章

亚吉铁路风沙路基段的病害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朔黄重载铁路路基病害段路基填料试验分析 铁路岩溶路基与注浆技术 高速铁路岩溶地质路基设计与整治技术 铁路路基岩溶防治单液注浆工艺研究 某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基病害分析及处治措施 TB/T 2818-2016 铁路路基病害分类 芦台地道桥施工降水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