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成因及次生灾害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成因及次生灾害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285.0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28 16:57:3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成因及次生灾害 2011
Vo1.6 No.2
宋洪伟等:四川省汶川大地乘成因及次生火害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成因及次生灾害
宋洪伟,夏凡,龙文华,殷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050803)
2011
第6卷第2期
摘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阿期藏族光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 8.0级浅源地本。袁区范图长240km,完30km,等案线呈长精围形,长轴为北东向,中烈度约为10度,深度为 12~19km。案区涉及四川烯阳市北川,德阳,汶川,都,都江遥,广元、重庆以及甘肃、云南、陕西、河南等地区。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离。在北川、汶川等多地区出现次生灾害。地袁的发太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
关键词:地肃;地质灾害;次生灾害,四川汶川
中图分类号:P315.1.P694
文献标识码:A
地震是部分地壳的震动。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最为危险。它在短短几秒钟内突然降临,令人难有机会逃生。除了生命的伤亡,它所造成的损害也要花上许多年才能恢复]。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被人感觉到的5万多次,具破坏性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地震约十几次。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分布广。20世纪以来,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地震灾害系中国地质灾害的“群害之首”[2-4]。
1汶川地震基本参数概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 级大地震,除了吉林、黑龙江和新疆地区外,全国都有震感。震中烈度为10度左右,深度12~19km,为浅源地震。
据中国地震局报告,截至2008年5月21日12时,共监测到4级以上余震162次,其中5级以上26次, 6级以上4次(图1)。
这次地震造成严重地质灾害和社会经济损失。
文章编号:1007-1903(2011)020001-03
.12
图保 On Ot ese o
图1汶川地震震中分布图(据互联网上资料)
2地震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 2.1震区地形地貌和区域地质构造
(1)自然地理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居阿坝蒙族首治州东南部,总人口(2005年)106119人,眠江穿过汶川县境东部地区,长达88km。县城威州镇位于杂谷脑河与眠江交汇地。县域东西宽84km,南北长105km,总面
作者简介:宋洪伟(1982-),男,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业为矿产普查与勘探, E-mail:shw2180@163.com
方方数据
上一章:吐格尔明背斜核部片岩的年代学与构造意义 下一章: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烃源岩排烃效率研究

相关文章

5.12汶川大地震同震断裂及地震地质灾害 汶川大地震灾区成兰铁路地质选线与工程对策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与地表破裂带调查 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 深井开采岩爆灾害微震监测预警及控制技术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成因及防治 大头条:日本3.11大地震搜狐微博全纪录 日本阪神大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加固技术 [黄南翼,张锡云,姜萝香]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