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芦台地道桥施工降水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

芦台地道桥施工降水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09:0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芦台地道桥施工降水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 ·110·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3年第3期(总第168期)
芦台地道桥施工降水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研究
许芸芸12,徐东强",郑荣政3
(1.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天津300132;2.唐山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3.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42)
摘要:结合拟建津榆公路芦台地道桥下穿津山铁路桥段施工降水工程实例,根据不同的U型槽修建长度,研究该中心位置地下水位降低对正在运营的铁路路基况降的影响。借助FLAC3D软件,根据比奥图结理论,构造三维沉降模型,对六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降水对铁路路基的彩响。结合相关规范要求,针对模拟分析的总体结果,得出U型槽的修建长度控制在距离既有铁路路基两侧各100m左右较为合理的结论。
关键词:基坑降水;路基况降;比奥固结理论;FLAC3D
中图分类号:TU433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随着国家铁路和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在公路、铁路等工程领域涌现了大量与既有铁路、公路等线路立体交叉的现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以下穿方式穿越或者立交方式跨越既有线路的工程。然而,地道施工必然会扰动既有铁路或公路的路基并降低地下水位,势必引发周围土体内地下水位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土体变形,造成周围建、构筑物的附加沉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文结合津榆公路芦台地道桥工程下穿既有线路施工降水引起的沉降变形规律和相关控制技术措施,以减轻、避免和消除由于降低地下水位造成地表沉降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得出,采用U型槽并置于既有铁路两侧各100mm左右,效果较好。
1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1.1工程概况
拟建津榆公路芦台地道桥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芦台镇津榆公路芦台大桥北侧津榆公路老线附近,起点在芦玉公路与津榆公路相交十字路口处,在原芦台立交桥收费站附近接回津榆公路。道路全长 1240m,地道桥与津山铁路交叉处里程为K0+700。
津榆公路芦台地道桥于K0+700处下穿铁路,收稿日期:20130403
作者简介:许芸芸(1974-),女,河北井经人。副教投,博士研
究生,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mail ;tangshanxy@ 163. c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3)03-0110-04
道路中线与铁路交角为45°,断面布置为双向4车道,单个地道洞体净宽12.5m,地道箱体垂直总宽 28.2m,如图1。
下线/
上行线
35.89m/345
地道中心线
图1地道桥平面示意
行进方向
原计划地道桥两侧分别设置一段钢筋混凝土封闭防水的U型槽,U型槽结构形式如图2。
量的 C25,526航博摄
s
C25,S26杭参混报土厚40 C15豆石提股土保护层厚5 改性西背防水层厚0.3-0.6 上地益
图2U型槽结构形式(单位:cm)
西侧U型槽设置起点为K0+401.224,终点为 K0+681.224,长280m;东侧U型槽设置起点为 K0+717.113,终点为K1+017.113,长300m,两侧U型槽共计580m。由于修建U型槽的施工要求
上一章:AFC系统多线路中心功能定位及建设模式分析 下一章:朔黄重载铁路路基病害段路基填料试验分析

相关文章

天津中心城区基坑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研究 基坑开挖及降水对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 隧道下穿既有线铁路施工对车站安全性影响及最优方案研究 南京长江漫滩区基坑开挖与降水对既有地铁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 DB14/T 3153-2024 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公路路基沉降处治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影响数值分析 下穿盾构隧道施工对铁路的影响研究 阳平水电站蓄水对宝成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