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15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8:53:3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陈明浩,等: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D0I:10. 13379/j. issn. 1003-8825.2015.05.38
· 179
成渝客专跨越既有铁路危岩落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陈明浩,陈兴海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0031)
摘要:成渝客运专线响滩子双线大桥上跨既有成渝铁路,不可避免地需要开挖既有路望边坡,但路堑边坡分布大量危岩落石,工程有安全风险。通过对危岩进行测绘和调查,分析形成条件,判断崩操类型,进行力学计算,评价危岩的稳定程度。总体上,危岩体均处于稳定状态,但是,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关键调:成渝客专;危岩落石;结构面;稳定性;地质勘察;高边坡
中图分类号:U216.41*5
0引言
文献标志码:B
成都至重庆铁路客运专线为我国西南地区首条按350km/h修建的高速铁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成渝经济圈,连接成都、重庆两个大城市,线路正线长度308.454km。成渝客运专线响滩子双线大桥上跨既有成渝铁路,相交里程DK226+720,夹角约 49°,本段对应既有成渝铁路K325+888~K326 +018左侧路堑边坡,为一孤丘包,边坡高22~32 m,坡度70°~85°,坡顶植被较好,坡面零星长有杂树、杂草,为既有成渝铁路危岩落石病害整治点,已采用清除或浆砌条石支顶、嵌补等整治措施,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大桥"6墩"7台间为挖方,需要开挖既有路堑边坡约17m。既有成渝铁路为运营线路,危岩体开挖存在工程安全隐患,如何正确评价危岩落右高边坡的稳定性,并采取切实合理的工程
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概述
1.1地形地貌
测区属丘陵地貌,丘槽相间,地形波状起伏,地面高程315~360m,相对高差45m,自然横坡10°~ 50°,局部陡峻。丘坡上覆土层较薄,基岩部分裸露,地表多为旱地:沟槽等低洼地带覆土较厚,多为水田。 1.2地层岩性
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碎石土,收稿日期:2015-0102
作者简介:陈明浩(1983-),男,重庆壁山人。工程师,注册土
木工程师(岩土),硕士,主要从事工程地质方面的工作。E-mail;123153881@q9c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5)05017904
坡残积层(0”+e)粉质黏土等:下伏基岩为保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xs)砂岩夹泥岩、泥岩夹砂岩。地层岩性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为碎石土,褐灰色,稍湿,松散-稍密,碎石含量约70%,粒径60~200 mm。角砾含量约20%,粒径2~60mm。石质成分为砂岩、灰岩质,余为粉质黏土充填,主要为既有铁路、公路路基填方,厚2~10m,属Ⅱ级普通土。
<2>粉质黏土(Q4+):褐黄色,硬塑状,局部含少量砂泥岩质碎石、角砾。分布于丘包上,厚 0~2m,属Ⅱ级普通土。
<3>砂岩夹泥岩(J,xs):砂岩多为长石砂岩,
灰黄、灰白色,中-细粒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巨厚层状,质稍硬;泥岩为紫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易风化剥落,具水软化崩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全风化带(W,)厚0-2 m,属Ⅲ级硬土;强风化带(W,)厚2~6m,属IV级软石:以下为弱风化带(W,),属IV级软石-V级次坚石。
<4>泥岩夹砂岩(J,xs):泥岩为紫红色,泥质结构,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易风化剥落,具水软化解、失水收缩开裂等特性:砂岩多为长石砂岩,浅灰、紫红色,中一细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厚层状,质稍硬。全风化带(W)厚0~4m,属 Ⅲ级硬土;强风化带(W,)厚2~9m,属IV级软石;
以下为弱风化带(W,),属IV级软石。 1.3地质构造及地震动参数
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之川中台劫,测段位于华螯山断裂以东的川中台拱,由宽缓的低背斜、穹隆
上一章:兰新高铁路基压实质量孔隙率检测标准探讨 下一章:兰新铁路冻害原因分析及整治措施

相关文章

蒙西铁路西峡站危岩落石综合治理 TB/T 3449-2016 铁路边坡柔性被动防护产品落石冲击试验方法与评价 某铁路隧道出口岩质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T/CAGHP 066-2019 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网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基于模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坠落式危岩稳定性评价 基于智能算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某公路黄土-泥岩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破坏机理研究 露天采场土质边坡稳定性评价与安全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