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提升玩具产品质量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提升玩具产品质量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32.83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0:53:58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提升玩具产品质量 编辑/孔令欣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提升玩具产品质量 O文/芦琳琳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出生数量的大幅提升,玩具制造业飞速发展,玩具产品作为儿童的主要消费品,在消费市场有较高的占有率,我国如今已经成为玩具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没有产品质量制度约束的行业
在2006年以前,玩具的生产除工商注册登记外,是一个没有产品质量制度约束的行业,其生产即不需要许可,也没有市场准入。而在2006年,我国玩具业年产值达到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个别玩具生产厂家,开始置儿童的安全与健康于不顾,大量生产假冒和伪劣玩具,扰乱市场,把陪伴孩子的天使变成了伤害他们的凶手。当时,国家质检总局曾多次组织玩具市场监督抽查,玩具产品合格率普遍较低,特别是安全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情况相对较多。甚至有一些劣质玩具,频频成为儿童安全与健康的罪恶杀手。据报道,自2001年至2005年间,北京儿童医院五年内仅因小部件进
万方数据
Focus|关注
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
入食道的抢教病例就500余例。而
根据深圳检验检疫局玩具检测技术中心的统计,该中心自2006年3 月至12月开展六大类玩具产品的强制性认证检测业务,共检测57批童车类、电玩具类、塑胶玩具类、弹射玩具类玩具样品,样品一次合格率仅为66.7%。其中,电玩具的一次合格率最低,为17.6%,童车类合格率也只有50%,塑胶类合格率为84.8%。玩具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安全逐渐被公众所重视,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介入
就在玩具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时候,为了切实保证玩具产品的安全与卫生,保障儿童生命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决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对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自2007年6月1日起,这6类产品凡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
用。自此,我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开始影响玩具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引导玩具企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经过7年的时间,截至2013年 5月1日,我国累计颁发玩具产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以下简称CCC证书)21727张,涉及玩具企业5867家;其中撤消玩具产品CCC证书3973张,涉及玩具产品企业1720家;暂停玩具产品CCC证书1128张,涉及玩具产品企业526家,注销玩具产品CCC 证书7728张,涉及玩具产品企业1 808家,;目前,玩具产品共有有效 CCC证书8898张,涉及企业1813 家。从玩具产品在强制性目录内的 CCC证书暂停量上看,其CCC认证暂停比率为5.19%,排名第三,仅次于电信终端产品(5.89%)和低压电器产品(5.66%);从CCC证书注销量上看,其CCC认证注销比率为35.57%,排名第五;从CCC证书撤消量上看,其CCC证书撤消比
未加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
率为18.29%,排名第十三。从这3
(CCC标志)的,不得出厂、销
个数据不难看出,承担强制性玩具
《认证技术》2013·06
上一章:浅谈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 下一章: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海峡两岸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比较 几次玩具产品质量事件的技术分析 玩具产品造型创意设计 玩具产品设计表现技法 香港将实施玩具及儿童产品安全新标准 CNCA-C14-01-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农机产品 CNCA-C18-01-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火灾报警产品 CNCA-C18-02-201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火灾防护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