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郝丽娟
Focus|关注
浅谈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文/商泰升
认证机构作为开展合格评定活动的法人企业,从事认证活动应遵循公正、公开、客观、独立、诚实、信用的原则,保守国家秘密,对其认证活动可能引发的风险和责任,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这些都是认证机构承担并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方面面。近一阶段,国内认证行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警如,最近几年,国家认监委连续开展了“认证认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率持续测算” 工作。通过此项工作,实现了认证认可工作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的定量评价,体现了认证认可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统计,全国160多家认证机构连续3年都参与了国家认监委认证认可技术研究所组织的测算工作,圆满完成对近4000家获证企业的调查任务。
“十二五”期间,国家认监委
提出要加快认证认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认证认可行业要围绕这一目标提质升级。认证机构应着眼未来发展需要,严格诚信自律,从认证认可行业整体长远利益出发,提高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万方数据
具体到认证机构社会责任,笔者有
责任。
以下几方面的理解与读者分享。
二、认证机构履行社会责任
一、认证机构应如何看待社
上有哪些着力点
会责任
认证机构履行和实践社会责
认证机构作为企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从法律层面看,认证机构获取利润越多向政府缴纳的税收就越多,相应地会提高股东权益和员工福利,甚至更多地向消费者让利,这些行为和结果本身就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然而,认证机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容易导致自身诚信缺失、道德水准下降,认证有效性受到影响。原国务院参事、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指出,“利益驱动下的诚信缺失和法律追溯机制不健全,导致个别认证机构违规认证,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存在质量事故的企业获得认证证书,会使社会公众等相关方对认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产生质疑”。因此,为立足长远,实现科学发展,认证机构应充分认识到认证对促进质量改进和提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清自身承担的“建立信任、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社会职能,认真履行社会
任,首先应从规范自身管理和认证服务入手,严格按照认证规程、严守执业道德操守开展认证活动,保证认证质量,提高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力,提升社会各界对认证结果的采信程度;其次,结合自身特点和重点服务的领域、对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素质和责任意识,建立自身诚信认证评价制度体系,避免低价劣质恶性竞争,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第三,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防范措施,一旦遇到获证组织发生严重质量问题、诚信危机,认证机构能够迅速做出反映,及时甄别认证风险,提出危机化解方案,维护整个认证行业的权威性;最后,在为客户创造价值最大化方面,认证机构要积极探索,敢于实践,努力提高认证所带来的增值服务,在国家产业转型发展上积极创新拓展新的认证模式和认证领域,在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有效提升认证对国民经
《认证技术》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