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几次玩具产品质量事件的技术分析

几次玩具产品质量事件的技术分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01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10:26:35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几次玩具产品质量事件的技术分析 编辑/孔令欣
几次玩具产品质量事件的
技术分析 O文/陈伟
玩具产品是陪伴儿童从出生到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其质量安全与儿童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然而,近年来针对玩具产品质量问题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使人们对玩具产品的质量丧失信心。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对近年来见诸报道的海洋宝宝玩具、玩具“两套标准”、澄海“毒玩具”等事件进行分析,以便广大消费者正确地理解玩具质量事件,从而正确地使用并采取预防措施。
一、海洋宝宝事件
海洋宝宝是一粒粒颜色绚丽的小珠子,在水中浸泡五六个小时后,可以“长大”近百倍,捏起来软软的还有弹性。这种被称为“海洋宝宝”的玩具,近年来特别受儿童喜欢。然而,经过专家检测,该物品中含有重金属和芳香类化合物,这些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超过一定含量时会对人体有害。
浅析:“海洋宝宝”在水中浸泡后其外形多彩,原本多用于花泥或纯装饰,是种“花草”的装饰互助品,并非玩具。可由于其特性,儿童通常会误认为是玩具,而且该产品在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中也未进行严谨警告。根据GB6675-2003
方方数据
《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A.4.3.2 膨胀材料要求,任何部分膨胀材料不应超过原尺寸的50%。该产品浸泡后“长大”近百倍,因此,该产品不属于玩具。笔者建议在其产品包装上应警告:该产品不为玩具,内含小零件产品,切勿给儿童进行玩要,该产品为遇水膨胀产品,切勿放至口中,避免发生室息造成生命安全。
二、玩具“两套标准”事件一家国际环保机构公布了一项
抽样调查结果,国内市场上大量存在的塑料玩具,含有危害儿童健康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据悉,目前包括欧盟、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均已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有该物质的玩具。
有记者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
色彩玩具中含有多种危及健康的超标重金属,而这之外还存在大量重金属玩具,这些重金属符合中国标准但不符合欧盟标准。
另外,还有业内人士爆料,国内企业生产儿童玩具有“两套标准”,出口的标准很高,使用的是无毒无害的漆和原料,而国内使用的是具有很多隐忧的低成本染料和原料,玩具生产内外有别,“毒玩
Focus|关注
具”只伤害中国孩子。
浅析:针对此前有媒体曝出我国部分儿童玩具被检出重金属,且玩具企业生产商针对出口和内销的玩具有“两套标准”一事,国家质检总局在网站上公布了技术专家关于儿童玩具标准的解释说明,称我国儿童玩具的标准并不低于国际标准。
我国目前执行的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其技术内容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8124《玩具安全》。由于各国在玩具产品上发展不同,目前,玩具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并没有全球一体化,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产品技术法规和标准,因此,玩具生产企业在进行出口贸易活动时,其产品进入不同国家市场必须符合当地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另外,关于增塑剂问题,欧盟对人体进行了安全性评估,至今没有提供有关对人体产生伤害的报告。我国至今也没有关于增塑剂影响人体健康的直接报告。然而,笔者了解到,为了维护与保障儿童身心安全健康,我国正在修订的《玩具标准》已将增塑
(认证技术》2013·06
5
上一章:轻纺行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研究 下一章:近期日本扣留中国食品情况及原因

相关文章

HJ 566-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木制玩具 GB/T 40182-2021 玩具中塑化材料及可放入口中产品的判定指南 基于社交网络分析法的CPS交互事件模型 气象网DMZ区突发事件的分类和检测分析 关于某风电场断路器频繁跳闸事件的分析与处理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GB 19212.8-2006 电力变压器、电源装置和类似产品的安全 第8部分:玩具用变压器的特殊要求 GB/T 37080-2018 可信性分析技术事件树分析(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