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肖秀玲
Practice实务
汽车调试过程是否应进行确认@文/袁腾
审核组在对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在西南的控股子公司进行ISO 9001:2008标准认证现场审核时,对企业的过程确认提出了异议,认为企业特殊过程识别不全,汽车调试过程未作为特殊过程进行确认,并开具了不符合项报告。该企业以生产载货类汽车整车为主,兼生产部分汽车零部件。针对这一异议,审核组不仅与企业、咨询方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在审核组内部也存在分歧。
这里且不论ISO9001:2008 标准7.5.2所说的“应进行确认的过程”是否与ISO9000:2005标准3.4.1注3所定义的“特殊过程” 等同,因为这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暂就遵循业内多数人通常的叫法,将ISO 9001:2008标准7.5.2所说的“应进行确认的过程”也叫着“特殊过程”。但就汽车调试过程来说,是特殊过程吗,需要进行过程确认吗?本文提出如下观点,希望与同行探讨。
ISO9001:2008标准7.5.2关于“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的规定是:“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的,组织应对
万方数据
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很明显,按此应进行确认的过程应是:过程的输出(即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其存在的问题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显现。毫无疑问,ISO9001:2008标准7.5.2所指的应进行过程确认的就是这种情况。退一步讲,即使结合ISO9000:2005标准3.4.1注3对“特殊过程”的定义“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也不过是再增加一种情况:就是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
汽车调试包括调整和测试。调整的内容包括灯光、制动、侧滑、前束等。而这些性能指标,包括光照强度、位置偏移、侧滑量、制动力大小及其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等,在随后的验证过程
一上检测
线测试时,都能利用半自动化的汽车检测线进行准确测量,其所存在的问题,很快就暴露了,根本不存在上面所说的两种需要确认的情况。而且,企业随后还有一个道路试验过程,对车辆质量状况进行动态模拟使用,对调试过程的输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很快就能发现,更谈不上要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之后”才显现问题的情况。
有人认为,虽然利用汽车检测
线进行了测量,但这种测量是不经济的,因而属于“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范畴。但问题是,国家自2002年以后,开始对汽车产品推行CCC认证,作为原CCC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例行检验”的强制要求,上面所有的调试项目都是必须进行测试的,使其达到GB7258的相应要求,因而,这属于目前“行业一般水平了,谈何“不经济”呢?
而且,即使所进行的验证是不经济的,但只要企业进行了这种“不经济的”验证,笔者认为,也就不需要再进行过程确认了。道理很明显:ISO9001:2008标准作为一种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在总结前人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而浓缩的精华,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对过程确认的规定无疑也不例外。既然企业采取“不经济的”验证手段,已经能让问题提前暴露,也就达到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目的,笔者认为是符合标准要求的。ISO9000:2005标准所表述的“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也应该认为是指在没有进行这种验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认的。因为既然已经验证了,和其他过程一般无二,也就不需要进行过程确认了。
《认证技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