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经济·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4.021
海河水利2016.No.4
强化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初探
陈德柱,曲楠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会,天津300170)
摘要:通过对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提出强化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水利
中图分类号:TV-9;F407.9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捐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由水利单位占有、使用、经营的各种形态的财产或财产权利。水利国有资产既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职责、保证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
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三大改革”之后,国有资产管理成为改革关注的重点。国有资产管理相对滞后,已经影响了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006年5月,财政部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明确提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活动应当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而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无论在编制还是在执行环节,都与现有资产运作和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因此,对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研究,以期提升水利国有资产与预算管理水平。
1水利国有资产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
现状与问题分析
1.1水利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资产管理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实际工作中,
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有得加强,资产管理的宜传力收稿日期:2016—03—10
作者简介:陈德柱(1964-—),男,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水利财务
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4-7328(2016)04-0065-03
度有待进一步强化。①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资产管理是单位领导和资产管理者的责任,忽视了资产使用人的责任,不少资产使用人对资产的保管、使用责任心不强,造成办公设备损坏、丢失。②一些单位房屋出租存在未履行审批手续的现象。③个别单位的资产报废、出售不办理有关手续,形成事实上的盘亏。
(2)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自两个《办法》颁布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国有资产的相关配套制度,资产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强化,这对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行政事业单位水利国有资产专业管理队伍来看,资产管理人员只能应付日常的国有资产登记、核对、处置上报和管理任务的上传下达,对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及进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职责的要求,应当在财务部门内部设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岗位,配备专人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但鉴于目前水利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人数的限制,许多单位资产管理岗位人员配备不齐且不固定,人员变动较大,资产管理业务不熟悉,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对所属企业监管不到位。受工作目标考核影响,一些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收人与成本不配比、成本核算不实,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发生重大事项不向出资人报告,事业单位疏于对所属企业的监管或缺乏监管手段。甚至个别企业还存在出资资本不实,出资资本长期不到位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