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D0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3.002
海河水利
引滦水量分配方案适用性及其优化方案探讨
王冰,宋秋波
(天津市中水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300170)
2016年6月
摘要:速引滦工程修建的肾景、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产生的过程及具体内容,总结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给天津市和河北省带来的综合效益;分析引滦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总结现状方案的适用性针对现状水量调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流域层面的滦河水量分配优化思路;对优化后的水量分配方策提出纽织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滦河流城;引滦工程;水量分配;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TV213.4;TV213.2
文献标识码:A
深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西北大滩镇,自上游
至下游分别流经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和河北省,流域总面积为55522km。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549mm,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是海河流域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的水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滦河干流修建了潘家口和大黑汀2座大型水库,并通过引深人津和引深人唐输水工程尚天津市和唐山市供水。引深工程通水以来,两市分水量直根据引深水量分配方案制定。然而,随着天然水资源来水条件和区域用水需求的变化,天津市5次动用潘家口水库死库容5次引黄河水,河北省下游地下水严重超采,均表明引滦工程目前已无法满足两市用水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引操工程的作用,探讨引操水量分配方案的适用性并提出改善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1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产生背景
20世纪60年代,京津冀地区降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不足,水资源严重紧缺,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1972年,为缓解京、津、唐城市供水紧张局面,国务院批准了水利电力部提出在滦河修建潘家口水库的意见,下达了修建引滦工程的计划;明确潘家口水库建成后,密云水库不再向天津供水。
1981年,《国务院批转京津用水紧急会议纪要收稿日期:2016—03—09
作者简介:王冰(1985一),女,博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流域水利规划
与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文章编号:1004-7328(2016)03-0004-04
的通知》(国发【1981]138号)指出:华北地区持续少雨,北京和天津用水出现严重危机;密云和官厅水库遭遇连枯水年,蓄水量较少,不能兼顾京津地区供水:综合权衡,决定在两库蓄水情况根本好转之前,仅向北京市供水,不再向天津市供水;为了尽快解决京津的供水问题,全面加快引滦工程包括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相关输水工程的建设,并争取提前完成。
2引滦水量分配方案内客
1973年,针对华北地区水资源日益累缺的现状,水利电力部首次提出“从滦河向南调水10亿m” 供天津和唐山地区使用”。
1981年5月15日,天津市召开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的会议。会议研究了天津用水的问题,分析了华北水资源的情况,统筹安排了京、津、唐城市用水、工农业用水,并形成“深河水量的分配和引深路线”等4项主要问题纪要。
1981年,国务院批转《关于解决天津城市用水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国发【1981]102号)。该文件明确在潘家口水库可分配水量为19.5亿m 的条件下,全年分配给天津城市毛水量10亿m、唐山城市毛水量3亿m,其余部分供唐山地区的农业用水。
1983年6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电力部关于引滦工程管理问题的报告的通知》(以下简称国办发[1983]44号文]正式确定引深水量分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