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事教术与率用
U900组网方案优化探讨及可行性分析
蒋翠玉韩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荷泽市分公司山东菏泽274000)
学术论坛
摘要:为满足用户在农村区域可以使用WCDMA网络的切需求,需在原有的GSM覆盖区或进行U900的网络的叠加覆盖,验证U900开通后对现网 G900的干抗影响、话务量吸收情况以及用户感知度的影响,对U900和G900的实际覆盖范图进衍对比分析,对网络运行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干扰、互操作等优化调整方案,并操讨其可行性。
关键调:U900优化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9 1网络结构
文献标识码:A
现网GSM900M频率是上行909M~915M,下行954~960M 共计30个频点,划出19个频点给UMTS做S111,剩下11个频点给 GSM做S111,蓝色区域内5个基站为试点,红色区域的5km的25个基站为缓冲带。(图1)
2U900网络建设前后网络运行情况分析
2.1整体覆盖情况
(1)U900测试区域整体RSCP覆盖:覆盖大于-90iBm以上的占比为83.19%,由EC/IO大于-10dB以上的占比为87.86%,由于部分边缘区域无法形成连续覆盖,存在质差情况,且中间区域由于重选间题存在一定的质差。(2)G900测试区域整体RxLevel覆盖:电平强度>90dIBM的99.59%,大于85dBm的比例为96.45%,覆盖较好。质量在5级以下的比例为83.74%,主要由于缓冲带对U900区域G900 的干扰,及减频后G900区域内部频点干扰,致使频点规划较难。(3) G900测试区域质差间题点分析:对G900DT测试LOG分析,共出现 11处质差,经分析10处为外部缓冲带基站对本区域造成的频点干扰,1处为内部频点干扰。
2.2单站覆盖半径对比(表1)
a
bta
基站功率
20W发射功率 40W发射功率
大挂高 40
40
ak
e 图1 表1
U900
RSCP>100dbm
(m) 2276 2750
Jate
G900 电平值大于90dbm
2313 3143
Thasan)
lasce
a ar
e U2100
RSCP>100dbm
(m) 1900 2100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1-0183-01
2.3网络运行指标
(1)无线接通率。无线接通率由原来的99.19%下降至93.56%,主要因为该区域减频后拥塞率上升导致。(2)拥塞率。SDCCH拥塞率变化不大,TCH拥塞案率由原来的0.3上升至3.11%,主要因为减频后可用信道数目引起信道拥塞,且单基站最高拥塞率达75%以上。(3)上下行接收质量。上行接收质量与之前变化不大,下行接收质量比之前有所恶化,RQ0-5的百分占比由原来的98.81%下降至93.81%,主要因为小区减频后,频率复用度较高,导致频点间干扰增多引起质差。(4)业务信道总话务量,TCH话务量比之前略有下降,因为U900基站吸收的话务无法弥补G900丢掉的话务量,又因部分基站功率由60W
下降为40W,导致其覆盖能力和吸收话务能力降低。 3U900实验网优化验证结论
(1)U900EC/IO覆盖较差,且G900的干扰严重。(2)U2100的 HSDPA峰值速率最高达12Mbps,均值4.86Mbps;U900的HSDPA 峰值速率最高达13.78Mbps,均值9.07Mbps。(3)U900整体覆盖较好,增加功率至40W改善覆盖问题,调整HS-DPSCH码道数使数据业务速率得到提升。(4)极限覆盖范围测试,同等条件下U900与G900 覆盖范围相差不大,较之U2100覆盖明显提升。(5)U2100的HSUPA 峰值速率最高达到3.6Mbps,均值为1.71Mbps;U900的HSUPA峰值速率达2.13Mbps,均值1.75Mbp5;(6)U900范围内,U900>G900 切换正常,U900->U2100切换正常,U900与G900,U2100重选正常。
(7)对U900的上行和下行干扰较大。 4U900网络组网的探讨性分析
4.1存在的问题
(1)U900开通后,G900网因减频负荷增大,TCH拥塞严重,基站拥塞率达75.12%。(2)由于G900与U900共RRU支持功率80W, U900RRU开通为40W,G900只剩下40W功率,原G900基站的60W 覆盖缩水而U900也无法吸纳,目平均减少40ERL,造成一定经济损失。(3)因缓冲带设置过小,频率复用度增大,导致同邻频干扰严重造成通话质量下降,用户感知度降低。
4.2组网方案实施建议
(1)减少对2G现网的影响,建议先实施硬件的更换,等开通U900 基站时再进行G900的减频。(2)建议按县区实施,即在一个县区U900 区域完成全部硬件的更换,部署。(3)话务高的小区,提前增加1800M 扇区来分担负荷,避免话务流失。(4)目前缓冲带在5公里内,后期建议扩展至8~10公里。(5)先用户终端分析,3G终端的用户全部开通 3G业务,2G终端用户,市场部门要迁转并在组网实施前完成。
收移日期:2015-01-10
作者简介:蒋萃玉(1976一),女,山东菏泽人,本科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网络优化;韩勇(1973一),男,山东菏泽人,本科
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通信网络优化。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