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10.3969/j.issn.16715152.2015.03.007
吴雪松·全面小康条件下居民用气价格改革思考
全面小康条件下居民用气价格改革思考
港华投资有限公司(518026)吴雪松
1背景
随着我国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能源价格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电网价格改革已在深圳试点,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拭目以待。在目前国际油价大幅下挫、政府大力推动天然气交易中心建立、推进发展天然气应用、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等战略大背景下,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通过交叉补贴或政府补贴维系的低民用天然气价格策略是否能持续值得深思。为此,本文做了相关思考。
2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及
影响
2.1全面小康条件下居民的用气需求
经过10多年的天然气发展,中国已成为位居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用天然气消费仍维持在基本水平,主要用于炊事、热水器,年户均用气量仅为150m左右,为发达国家的1/4左右,差距较大。随着我国全面小康的推进,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需求在逐渐提高,从而必然会增加采暖等天然气用气需求,但采暖需求的增加将会增加民用气供气成本,因为采暖用气主要是在冬季,冬季用气量会大幅增加,从而拉大峰谷比,为了保证稳定供气,城市燃气企业需要增加调峰设施投资及冬季采购高价气源保供;此外,在管容设计时,考虑同时系数影响,普及采暖需求的管容设计必然远大于管容设计,从而大大增加燃气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在民用气价格难以弥补民用供气
万方数据
成本的情况下,居民用气价格不理顺,一味要求城市燃气企业去推动民用气量的增长是不现实的,最终会影响全面小康下老百姓用气诉求。除了用气外,老百姓对服务的需求也是在不断提高,价格不理顺,燃气
公司也缺少动力去创新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 2.2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从目前的定价模式来看,天然气价格上游倾向于采用由中央政府管制的市场化定价,但下游地方政府基于民生考虑,倾向于对居民用气采取低价的管制政策,再通过工商业用户对居民用户的交叉补贴使得民用气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城市燃气企业面临着工商用户承受力和替代能源的竞争,不得不通过降价来稳定和开发市场,从而每次上游涨价,城市燃气并不能完全将价格传达到下游,交支补贴能力日益降低,从而造成两头价格的矛盾,城市燃气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产业链各环节不能协调发展,阻碍了产业持续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城市燃气下游市场,居民用户安全维护成本很高,但目前国家没有合理的安全责任划分及其对应的安全维护费用分摊机制,使得城市燃气企业进行的安检、抢修、维护等投人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弥补其成本的投人,因此,价格改革也不能忽略安全维护的相关成本。
2.3充分考虑市场个别环节承受力
我国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长期以来实行了交叉补贴或政府补贴的低民用气价格政策,即以工商用气高价格或政府援款补贴民用低气价。众所周知,居民用气的供气成本较高,低气价难以弥补供气成本,居民用气较低价格形成的亏损,主要通过对工商业等行业
城市燃气2015/03总第481期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