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ADVANCES IN FINE PETROCHEMICALS
油基降黏剂的筛选与先导试验
白文海,张学钦,顾宏,张庆元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金马油田开发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第17卷第6期
摘要选择3种油基降黏剂进行室内对比试验,对降黏率和配伍性进行考察,确定现场试验采用月桂酸肌氨酸钠降黏剂(LRD)。室内试验结果表明,LRD油基冷采降黏剂加量为2.0%~5.0% 时,稠油降黏率可达80%以上。现场试验表明,截止2015年12月底,累计增油量226.6t,增油效益达53.2万元。
关键调油基降黏剂月桂酰肌氨酸钠
内集输降黏降黏率先导试验
金马公司所属海外河油田和小洼油田为稠油油截,稠油产量占金马公司产量的95%,生产采取蒸汽吞吐、蒸汽驱、电加热井筒降黏和掺稀油降黏[],集输采取掺稀油和加热降黏方式。电加热井简降黏和加热集输需大量天然气和电能量:掺稀油降黏需重复进行脱水处理(2),增加能源消耗;另外,稠油与稀油混合共管外输时,输量增加,并对炼油厂工艺流程及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稠油与稀油在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经济方面的损失[3]。2013年,开展了停掺稀油降黏方式的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一种水基型降黏剂,对特稠油降黏率可达95%,但其乳化降黏作用对含水率低于60%的油井降黏效率低。因此,需研究-种油基降黏剂,提高对低含水油井的降黏效率,满足集输降黏需求[4],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油田
的经济效益。 1实验
1.1原料及仪器
月桂酰肌氨酸钠(LRD)降黏剂,性能指标见表1,由小分子有机金属化合物、N-月桂酸钠、油溶性分散剂等组成,辽宁瑞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稠油乳化降黏剂;有机碳(HCDI)降黏剂。
表1LRD油基降黏剂性能指标
项目外观 pH
密度(25℃)/(g*cm*) 凝固点/℃
闪点(闭口杯)/C
溶解降黏率(60℃)/%
指标
无色或浅黄色液体 5.5~7.0 0. 85 ~0.95 87 194 >80
布氏黏度计,恒温干燥箱,电子天平。
万方数据
2实验方法 1.2
将一定量的降黏剂加人原油中,搅拌均匀后,恒温至指定温度,利用布氏黏度计测定黏度,计算
原油降黏率,考察降黏效果。 2油基降黏剂的筛选(5) 2.1LRD降黏剂的降黏效果
50℃下,特稠油黏度32393mPa·s,考察LRD 降黏剂加量对特稠油降黏率的影响,结果见图1。该降黏剂对特稠油具有良好的降黏效果,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3.5%时,降黏率可达88.58%,与原油互溶性良好。LRD加量以4.0%~5.0%为宜,原油黏度可降至2000~3000mPa·Ss
100r 80
线40 20
6
月挂酰肌氨酸钠加量/%
图1LRD降黏剂对特稠油的降黏效果 2.2稠油乳化降黏剂的降黏效果
50℃下,特稠油黏度25994mPa·s,考察稠油乳化降黏剂加量对降黏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该降黏剂对特稠油降黏效果一般,加量达5.8% 时,降黏率为63.40%,且该降黏剂与原油互溶性
较差,导致黏度测定规律性差。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商介;白文海,高级工程师,从事采油工艺研究与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