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杂合抗菌肽MgJ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杂合抗菌肽MgJ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60.55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9 15:32:51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杂合抗菌肽MgJ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第30卷第11期 2013年11月
工学院学报
吉林化
JOURNAL OF JILIN INST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7-2853(2013)11-0007-03
杂合抗菌肽MgJ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尹佳
(吉林化工学院化工与生物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2)
Vol. 30 Ne. 11 Nov.2013
摘要: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人工合成的杂合抗菌肽抗菌肽MgJ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Mg具有较强的抑制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
菌浓度(MIC)为1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5μg/ml. 关键词:杂合抗菌肽MgJ:最低抑菌浓度;抗菌活性
中图分类号:Q78
文献标志码:A
现今全球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间题已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对防腐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性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于天然防腐剂,它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抗菌肽(antimi-crobialpeptides,AMP)是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的总称1],其对引起食物,特别是肉类、鱼类等腐败的常见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产碱杆菌、假单胞菌、芽抱杆菌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杂合抗菌肽的杀菌活性和抗菌谱都高于天然抗菌肽[2-3].杂合抗菌肽作为安全、高效和应用范围广的食品防腐剂,其研究开发无疑是个很有前途的重要课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通过对抗菌肽Magainin-Ⅱ和Japoni-cinⅡ为基础人工合成的杂合抗菌肽MgJ的抗菌活性的研究,证明获得了比MagaininIⅡI和Japoni cinⅡ生物活性更高的抗菌肽,对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抗菌肽作为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与方法 1
1.1材料
氨苄青霉素(Amp)、LB培养基、MH肉汤培养基、MH平板培养基.杂合抗菌肽MgJ、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29213)、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ATCC25922)由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室提供
1.2方法
1.2.1杂合抗菌肽Mg发酵过滤液的制备
将10mL的杂合抗菌肽MgJ发酵液原液分装到离心管中,以12000r/min离心10min,用孔径
为0.22μm无菌滤膜过滤,放4℃冰箱备用, 1.2.2供试菌的制备
将供试菌E.coliATCC25922和S.aureus ATCC25923接人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培
养,使其菌数达到1×10°CFU/mL备用. 1.2.3杂合抗菌肽Mg的活力单位
(1)把培养好的供试菌原液浓度用无菌生理盐水调至1.5×10°CFU/ml.取供试菌稀释液 50μL与50℃的LB固体培养基混匀后铺平板,待其凝固后,用酒精灯外焰灭菌过的打孔器(直径 5mm)打孔
(2)将Amp倍比稀释成1000、500、200、100 和50μg/mL,在每个孔中分别加入10μL做抑菌实验,用毫米尺测量抑菌圈直径,重复3次,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表示抗菌活性.取杂合抗菌肽 MgJ发酵过滤液,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0、 1.5、2.0、2.5、3.0、3.5、4.0、4.5、5.0μg/mL,各取 10μL做抑菌实验.将杂合抗菌肽Mgl的各稀释梯度的抑菌圈大小和Amp各稀释梯度的抑菌圈大小进行比较
1.2.4杂合抗菌肽Mg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采用NCCLS的微量稀释法[4]
(1)将供试菌(E.coliATCC25922、S.aureus ATCC25923)接种到MH肉汤内,37℃培养12~ 18h,使细菌处于对数生长期,用无菌生理盐水稀
收稿日期:2013-08-15
作者简介:尹佳(1983-),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化工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食品生物技术与功能性食品方面的研

万方数据
上一章:有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下一章:丁醇尾气回收新工艺的工业应用

相关文章

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钨磷(硅)酸磺胺盐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学与抗菌活性 JIS R 1702-2012 精细陶瓷(高级陶瓷、高技术陶瓷)--光催化材料抗菌活性和功效的试验方法 QB/T 5601-2021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牙膏和口腔清洁护理液中溶菌酶抗菌活性的测定 QB/T 5601-2021 口腔清洁护理用品 牙膏和口腔清洁护理液中溶菌酶抗菌活性的测定 YY/T 1477.1-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第1部分∶评价抗菌活性的体外创面模型 GB 4789.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YY/T 1477.1-2016 接触性创面敷料性能评价用标准试验模型 第1部分:评价抗菌活性的体外创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