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供热系统超低压汽轮机改造可行性研究

供热系统超低压汽轮机改造可行性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957.12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17 17:57:53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供热系统超低压汽轮机改造可行性研究 40 引言
节能
ENERGY CONSERVATION
2015年第9期(总第396期)
供热系统超低压汽轮机改造可行性研究
王惠杰,张晓博,苑国庆,张晗,王妍飞(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采暖季中供热机组将汽轮机五段抽汽直接作为采暖抽汽,这样容易造成大量差压能损失。为了更好地利用差压能,减少能量损失,可以利用超低压汽轮机直接拖动供热循环系的方法,降低厂用电率。通过对实际电厂供热系统改造方案的研究,使用超低压汽轮机技术可以充分对能量梯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并达到很好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超低压汽轮机;供热机组:节能改造
中图分类号:TK1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948(2015)09-0040-04 doi:103969/j. issn. 1004 7948.2015. 09. 009
循环泵将热网回水升压进入热网加热器水侧。在热网加热器中热网回水与中压缸抽汽进行热交换
发电行业应该实现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冬季采暖期.我国北方330MW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煤耗已经接近超超临界机组水平,低能耗的大型供热机组正在得到大力推广,但是供热机组传统的供热运行模式仍存在不合理性。目前,供热机组采用五段抽汽进行供热,在额定负简运行时中压缸的背压最低值高于热网加热器需求的热源压力。一般供热机组的供回水温度为供水120℃、回水 65℃[1-2],考虑到换热过程中存在12℃的端差,因此该机组抽汽温度应为132℃,其对应的抽汽压力为0.2868MPa。由于一般供热机组五段抽汽压力均高于此压力,直接利用中压缸排汽作为采暖抽汽,将会造成大量差压能损失。此外,在较低的压力范围内汽化潜热与抽汽压力的关系不大[3。为了充分利用差压能,提出利用超低压汽轮机拖动热网循环水泵的改造方案
超低压汽轮机通常为背压式汽轮机,是能以较低压力的蒸汽推动汽轮机叶片做功的原动机,它可以替代电动机拖动热网循环泵,还能够直接带动发电机来发电[4]。
1供热机组模型与改造方案 1.1传统供热机组模型
一般供热机组会在中压缸连通管上开出汽孔,抽汽通过汽孔排入热网加热器3;电机驱动热网
升温后向外网供热。供热机组传统供热模式如图 1所示。
2*机组

奇 2*机组的
1*机组
热网加热器
1"机组的热网加热器
热网回水热网供水
图1供热机组传统供热模式
原热网循环察
热网循环泵为热电厂向热用户输送供热介质提供动力。在传统供热方式中,使用电机驱动热网循环泵5,这是供热期间热电厂消耗用电的主要因素,因此电机驱动热网循环泵是造成热电厂冬季厂用电升高的重要原因[6]。
1.2改造方案研究 1.2.1方案一
利用供热首站[7空余场地布置1台超低压汽轮机组,超低压汽轮机进汽取自热网供汽母管,用阀门与原系统隔离,保持原系统的单独性。首先部分米暖抽汽在超低压汽轮机内做功,然后排汽排人热网换热器。新增的超低压汽轮机直接带动1 台大功率汽动热网循环水泵"」,汽动热网循环泵与原有电动热网循环泵采用并列运行方式。供热
上一章:基于有限元的汽轮机调节级温度场研究 下一章:某发电公司300MW汽轮机通流改造实践

相关文章

集中供热系统管网的节能改造研究 300MW纯凝机组再热蒸汽系统供热改造方案研究 T/CEEMA 001-2022 煤电机组汽轮机节能、供热和灵活性改造技术导则 JB/T 11020-2010 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用超纯净钢低压转子锻件 技术条件 汽轮机低压缸中分面及轴封改造所取得的效果 汽轮机DEH系统改造中一次调频的研究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轴承可倾瓦烧瓦及改造 发电厂供热改造工程背压汽轮发电机接入主机厂用电的问题及其建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