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矿石特性对还原焙烧的影响

矿石特性对还原焙烧的影响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478.27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21 11:33:46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矿石特性对还原焙烧的影响 河北冶金
矿质量提高,返矿率降低,固体燃耗降低比较明显。
结语
3
宣钢炼铁厂烧结作业一区在原有设备条件下,通过一系列设备改造、工艺优化,布料厚度提高到
2017年第6期
750mm以上,返矿率有效降低,产量有所提升。生产实践表明,大型烧结机实施厚料层烧结能够改善烧结矿的质量和粒度组成,降低烧结工序能耗,节约生产成本。
矿石特性对还原焙烧的影响
矿特性主要指矿右的物质组成、矿石的粒度组成和脉石矿物的成分,叙述如下:
1.矿石的物质组成对还原焙烧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矿石物质组成,主要指矿物的种类和结构状态等。进行还原焙烧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含赤铁矿的矿石,由于其结构不同,还原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别。例如石英质磁铁矿,有些呈层状结构,在加热过程中赤铁矿和石英,由于膨胀变化不同而出现裂缝。这有利于还原剂分子的扩散,提高矿右的还原速度和焙烧矿的质量。
矿石结构呈致密块状,和结核状的,还原性能
较差。
对褐铁矿来说由于褐铁矿分子中含有10%~ 15%或更多的结晶水,当温度到达100℃时,结晶水开始挥发,从而增加了矿石的气孔率,有利于提高还原速度。
菱铁矿加热到350℃之后,开始分解出大量的 CO和CO,气体,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矿石的气孔率,另一方面分解出的CO又增加了反应中还原剂的浓度,有利于还原过程的进行,
2.矿石的粒度组成对还原焙烧的影响,矿石的粒度愈大,比表面及也就愈小,与还原剂接触表面就
万方数据
少,还原过程就比较慢,生产中常有矿块表层和内部还原不均勾的现象。矿石粒度愈大这种现象就愈严重。
矿块的还原不均勾性又和还原温度,还原事件有着密切的关系,矿块粒度愈大,还原温度愈高,还原时间愈长,这种不均勾性愈显著。
为了改善焙烧质量,应降低入炉矿块的粒度上限,提高粒度下限(粒度过小,料层透气性差)。对竖炉来说,焙烧粒度范围为75~20mm是比较合适的。此外竖炉装料时应防止矿石产生偏析,使矿石粒度盐炉体分布均勾,以便得到较好的焙烧质量。
3.脉石矿物的成分对还原焙烧的影响,以石英为主要脉石的铁矿物,在焙烧过程中,石英在570℃ 时转变为石英,吸收部分热量,并有2%的线膨胀。在870℃或更高温度下转变为体积更大的磷石英这有助于矿石在加热过程中的爆裂,加快还原焙烧,减少焙烧矿表层和内部的还原的不均勾性。
此外,石英在900℃时和氧化铁发生反应,生成低熔点的硅酸铁,它的磁性很弱,影响磁选回收率,因此焙烧温度不可过高。
(转自《中国钢铁新闻网》2017-05-1010:25:00)
35
上一章:回归分析在钢水氧活度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章:双碱法技术在280m2烧结机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焙烧工艺对球团矿还原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对铁精矿制备还原铁粉的影响 焙烧温度对Cu∕ZrO2催化剂在乙醇一步法合成乙酸乙酯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砷(Ⅴ)稳定化作用的影响 溶氧对巨大芽孢杆菌发酵亚硝酸还原酶的影响 还原剂对化学镀Ni-Sn-P性能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对面包酵母细胞催化2-辛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对上覆水体中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