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永安-晋江断裂带温泉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永安-晋江断裂带温泉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606.66 K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3 11:04:34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永安-晋江断裂带温泉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可再生能源
转源南环境 1CNN1-72-20A
永安一晋江断裂带温泉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唐杨丰
(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泉州
362010)
摘要通过对永安-晋江断裂带上温泉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其对地热能的控热作用,结合地热能分布区经济特点,提出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向。
关键词永安-晋江断裂温泉分布特征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TK521.32
文献标识码:A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地球内部的温度高达摄氏7000℃,面在80~100km的深度处,温度会降至摄氏650℃~1200℃。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5km的地壳,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高温的熔岩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这些加热了的水最终会渗出地面。运用地热能最简单和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就是直接取用这些热源,并抽取其能量。人类进人 21世纪后,随着世界各国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加强,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已成必然趋势。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利用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
永安一晋江断裂基本特征 1
永安一晋江北西向断裂带,主干断裂从永安西洋、大田馆前进人永春一都,经安溪剑斗东侧、安溪城关北部、南安城关、晋江城关南侧直人台湾海峡。全长大于200km,北西段宽约5km,南东段宽约26km,总体呈北西走向。断裂带内发育一系列大致互相平行的北西走向次级断裂,倾向以南西为主,倾角70°~80°,断裂性质以正断层为主,兼有左旋性质,多具张扭性,局部为压扭。该断裂带控制了休罗系长林组、坂头组火山岩地层及燕山晚期一
-些花岗岩体的展布。断裂形成于
印支期,但燕山晚期活动更为强烈(见图1)。
江西省
0三明
清流
水安 80
金清件格通象 Aa
a头
大晨
一学强内、荣
a 来
酒家 50kn
龙罗
图1永安
2
温泉分布规律
2等安
德化永

南安
同安。
晋江断裂及温泉分布略图
便游
p S R
文章编号:1672-9064(2015)01-093-02
沿永安一晋江断裂带延伸方向,至今已查明的热水点有 12处,其中永安市境内4处,大田县境内1处,安溪县境内7 处。其分布情况详见表1。
表1
温泉分布情况一览表
县(市)域永安市大田县
安溪县
3
温泉水质特征
地点洪田镇安砂镇燕西街道桃源镇
剑斗镇湖头镇蓬莱镇魁斗镇
温泉名称古竹温泉热水口温泉热水温泉大溪温泉广汤温泉汤内坂温泉仙荣温泉后井温泉大埔温泉汤头温泉汤内温泉佛仔格温泉
目前已知的温泉,水温一般为30~70℃,平均热水温度
为50℃。流量较大,大部分水质较好,无色透明,具较浓硫黄气味。其中安溪湖头镇大埔、汤头2处温泉,水质量乳白色,
较浑浊,具有较浓重的臭鸡蛋味,属硫磺泉。 4控热作用分析
4.1
对热储的控制作用
从区域构造看,温泉出露点周边均有多期的岩浆侵人和
火山喷发活动。在侏罗系火山岩中出露的温泉点有:佛仔格汤内、后井、仙荣、汤内坂、广汤、大溪、热水共计8处;在燕山期花岗岩中出露的温泉点有:汤头、大埔、古竹、热水口4处说明热矿水的出露与岩浆活动关系非常密切,侏罗系火山岩及燕山期花岗岩体是主要的热储构造。
永安一晋江断裂对侏罗系火山岩及燕山期一些岩体的展布起控制作用。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沿断裂带侵人,形成岩体,岩墙、岩脉,基至喷出地表形成各种喷出岩类。高温岩浆的热量不断向围岩传导并残留于地下,当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向下渗透,并沿断裂带循环至地下深处,受高温围岩加热而形成热矿水。
4.2对地热流体的控制作用
永安一晋江断裂呈张剪性,在北西一南东向最大主压应
作者简介:唐杨丰(1962~),另,福建龙岩人,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30多年,负责提交过十余项煤发、全属、非全属地质推告。
2015.NO.1.
93
上一章:生物质能利用发展方向探讨 下一章:漳州地区(东南沿海)岩浆热特征十分明显

相关文章

山西沁水盆地东缘太行大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漳浦雀埔温泉考证及开发利用建议 周口坳陷叶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源断裂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 永泰地热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 丰乐地区葡萄花油层断裂系统分形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深层土壤轻组有机碳剖面分布特征 综论福建省地热开发与利用(1)八闽大地控热控水活动性断裂与地质板块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