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大视野
传源卤环境 O-722
危险废弃物填埋场建设选址和雨污分流系统浅析
乔峰
(中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湖南岳阳414014)
摘要速危险度弃物填埋场建设选址像据和原则,分析雨污分流系统的组成,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填埋场内的渗透液和雨水进行有效分离,以达到渗透液减量化目的。
关键词填理场选址依据和原则雨污分流减量化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064(2014)03-087-02
危险废物填埋场工程对场址条件要求基多,一般很难找到一个能符合所有选址要求条件的理想场址。候选场址一般只能满足严格要求的条件,其它条件则只能部分满足。因此,在确定比选场址时,应详细调查研究,列出几个候选场址原则要求条件的满足程度,仔细对比后,初步筛选出2~3个比选场址。然后,对比选场址进行环境、安全、经济、技术等多方
面比较论证,通过正确评价,最终推荐最合理的场址。 1场址选择依据
场址选择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法律、标准、规范和要求,以及各省有关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通知和相关要求。同时在进行选址时应综合考虑处置设施的区域规划、服务半径、防护距离、运输距高、交通、土地利用状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条件、基础设施状况、公众意见等
因素,在环境、社会、经济上充分可行。 2场址选择原则与要求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最终过程是安全填埋,即把危险废物贮存在一个永久安全的场所。因而场址的选择主要是从安全填埋要求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其安全可靠性,以尽量减少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为准则。其次,安全填埋也是一种投资大且运行成本较高的处置方法,所以,选择场址时经济因素也需同时加以考虑,以尽量增大单位资金投
人的填埋容量和较低的运营费用为准则。 3雨污分流系统设计
一般来说雨污分流系统主要包括:地表水收集导排、地下水收集导排和渗沥液收集导排,设计中通过设置环库永久截洪沟、临时截洪沟、中间锚固沟、表面排水沟、地下水收集
导排系统和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来实现雨污分流。 3.1地表水收集导排
地表水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场外截排水、场内截排水、作业区防雨及排水和封场后排水系统。
(1)场外截排水。在填埋场运行过程中,进人填埋场与废物直接接触的地表水要作为污水进行处理。因此,为了尽可能减少污水量,首先沿填埋场周边建有截洪沟。截洪沟的主要作用是切断从上游汇水面来的地表水径流,阻止径流流人场区内。设计结合库区最外围锚固平台设置了地表截洪沟,截洪沟按规范中所要求的暴雨强度设计,可控制场外地表水不进人填埋场内,以维护填埋作业安全并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
(2)场内截排水。填埋场内各锚固平台均兼做临时排水沟,库区内未被污染的雨水可通过临时排水沟排至场外,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错固沟与永久截洪沟顺接。当垃圾填埋到各锚固平台或临时截洪沟时,错固沟及临时截洪沟内填满卵石作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盲沟,同时隔断和永久截洪沟的连接。以达到雨污分流的目的。
(3)作业区防雨及排水。填埋作业面采用临时覆盖防雨措施。平常用0.5mm厚的HDPE防渗膜将整个废物作业面和边坡覆盖,只留出作业条带进行日常填埋作业,在降雨来临前,临时用HDPE膜将废物暴露面覆盖,防止雨水大量进人已填埋废物层。覆盖膜上的雨水沿填埋作业带的坡向排出挡水堤外。
(4)封场后排水。填埋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进行封场覆盖,封场边坡坡度为1:3.每升高2m设置一个平台,平台上设置永久性排水沟。排出的雨水进人填埋库区周边雨水排水沟排出场外。
3.2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为降低库底地下水位及防止土工膜受到地下水挤压而破坏,需要有序引导地下水及时将其排出库区外,工程上需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地下水的导排分为2种情况:①库区底部地下水导排;②库区边坡地下水导排。
对于库底地下水导排,采用“碎石层+碎石育沟+HDPE 穿孔管”组成的排水系统结构,即在填埋场场底沿沟底长度方向开挖1条主盲沟,主盲沟内先铺1层小粒径碎石作为垫层,其上铺设HDPE穿孔管1根,用级配碎石填充主盲沟,为防止地下水中的颗粒物堵塞管道的小孔,用无纺布将HDPE 穿孔管包住形成反滤层,周围的地下水先经过无纺布的过滤
后经HDPE穿孔管流出库区外。如图1所示。 3.3渗滤液收集及处理系统
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系统由渗滤液导流层及其反滤层、渗
滤液收集盲沟、渗滤液收集管路组成。每个填埋分区内渗到场底的渗滤液先通过滤液导流层横向汇集到盲沟内,盲沟内设
作者简介;券峰,男,工程师,1995年率业于湖南大学分校给排水专业,现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87
2014.NO.3.
E
1000
图1地下水盲沟断面图
(下转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