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 ·
D0I: 10. 13379/j. issn. 1003-8825. 2018, 05. 03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8年第5期(.总第200期)
软土区综合管廊工程中预应力管桩
地基处理技术的优化及应用
张超,刘军勇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00)
摘要:结合珠海市横琴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运用 FLAC3D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桩长、桩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展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分析桩顶竖向位移,桩身结构及桩端受力情况。通过控制桩长,选取不同的持力层及桩端伸入持力层深度。结果表明:随着桩长、桩径的增加,桩顶沉降量逐渐减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为端承桩,持力层相同时,沉降量相差较小;设计采用的预应力管桩能够很好地满足承载力及沉降控制的要求,并且有适当优化的空间。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载试验;持力层;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TU473.1*3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地下管线统一规划、设
计、施工和维护的公用设施逐渐被引人国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地下空间日趋紧张的难题"。在以上海、广州、珠海等代表的地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施工时不可避免遇到软土所带来的挑战[2]。
软土区地下综合管廊埋深相对较浅,断面形式都以矩形为主[3]。采用的地基处理措施根据软土类型及工程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且单个工程中也会根据软土段厚度分布不均匀等原因分段采取不同手段的地基处理措施结合使用。工程中常采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有换填、真空堆载预压、水泥搅拌桩、预应力管桩、CFG桩等。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其单位单桩承载力高、施
工噪声小、成桩质量可控性强、设计选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软土区地基处理的有效手段(4)。
谭博等(3)针对福建平谭万北路综合管廊试验段软土地基所采用的换填、水泥搅拌桩、CFG桩等措施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基处理方案能够
很好地满足工程要求。收稿日期:2018-01-05
基金项目: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特大科技项目:综合管廊设
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6-ZJKJ-04)
作者简介:张超(1990-),男,潮北枣阳人。助理工程师,
硕士,主要从事道路及地下工程设计和研发工作。 E-mail : #ycg1210@ qq, c0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8)05001205
刘小高等}通过分析软土路基处理中几种常见的单一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推广采用了多元复合地基,优化了地基布置,节约了工程造价。
贺宇光等"通过开展原位测试,研究了高强度预应力管桩受力后荷载的传递机理。
高文生等"通过具体工程实例,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给出了减少管桩工程质量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对工程中如何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地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提出建议。
本文结合珠海市横琴区地下综合管廊中软土
地基管桩设计方案,运用FLAC3D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桩长、桩径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开展单桩静载试验数值模拟研究,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以期达到地基处理方案经济、合理、有效的目的。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地基处理方案
1
自前,广东省珠海市横琴区正在进行市政道路
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综合管廊、地下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琴海东路综合管廊项目位于横琴岛东侧口岸服务区内,距离横琴口岸莲花大桥约300m,入廊管线包括给水、通讯、电力、燃气,管廊断面采用三舱或单舱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