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考虑卸荷的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考虑卸荷的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52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7 16:12:52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考虑卸荷的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108·
D0I:10.13379/i.issn.1003-8825.2014.02.25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总第173期)
考虑卸荷的桩-土接触面模型研究
杨砚宗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70)
摘要:以多组砂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大型直剪试验为基础,对卸荷条件下接触面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通过理论推导,建立砂土径向卸荷条件下的桂一土接触面剪切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并采用大型直剪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卸荷的一土接触面剪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接触面;砂土;卸荷;剪切试验
中图分类号:TU473.1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桩土接触面的性质进行了研究:Potyondy[]利用直剪试验研究了多种土体与建筑材料的接触面力学特性; Kulhaway[2]进行了一系列的砂土与混凝土的直剪试验,定义了接触面粗糙度和相对粗糙度的概念; Acar[3]根据不同密度的石英砂与不同材料的接触面剪切试验,讨论了接触界面摩擦角随着砂土密度的减小面减小的原因;张嘎等[4-6]利用剪切仪进行了多种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的静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了接触面受力变形的基本规律、物理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往的土与结构接触面切试验研究
液压系统
编码器
轮部传感器

文章编号:10038825(2014)02-0108-03
很少考虑卸荷的影响,而工程实践中,很多的接触面是在土体卸荷条件下进行工作的(7."),卸荷状态下土体的工程性质与加荷状态有很大差别。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卸荷条件下桩-土界面的剪切模型,并通过剪切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能很
好地反映试验结果。 1大型直剪试验[9]
对砂土与混凝土板,采用大型多功能界面剪切仪,进行剪切试验,见图1。
轮辐传感器
O
承载板
就满视料
试样箱
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图1多功能界面剪切仪结构示意
正应力α加至400kPa进行固结,以变形稳定
收稿日期:2013-07-03
作者简介:杨砚宗(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工程师,博
士,主要从事土体结构和桩土共同作用研究工作。 E-mail: yangyanzong@163. com。
作为固结完成的标准,固结稳定后开始卸荷。分别卸荷至300,200,100kPa荷载进行剪切,当剪力基本保持不变或接触面相对剪切位移达到30mm时停
上一章: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安全距离研究 下一章:桥面铺装防水粘结层路用性能耐受性研究

相关文章

温度影响下透明土-混凝土接触面摩擦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吹填黏性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基于可见近红外高光谱的东北盐渍土盐分定量模型研究 基于统计学规律的机床导轨接合面接触模型研究 节理岩体卸荷力学特性的研究 不排水条件下基坑卸荷土体变形机理研究(Ⅰ) 卸荷式液控液压截止阀的研究_于曈 考虑温度影响的曲线箱梁有限元模型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