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82 ·
DOI;10. 13379/j. issn. 1003-8825. 2018. 01. 38
路基工程 Subgrade Engineering
2018年第1期(总第196期)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安全距离研究
黄建峰,袁可兰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56)
摘要:运用数学统计、概率分析等方法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安全距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影响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净距离的各种因素关系。结果得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最小净距离的标准,并对已建山区高速公路中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距离不足问题提出处治措施,以提升山区高速公路的驾驶安全。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口;隧道口;安全距离
中图分类号:TU458.1
0引言
文献标志码:A
山区高速公路路况复杂,特别是在隧道与互通式立交处驾驶员的视野会受到影响。而驾驶员的视野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车辆运行状态等是直接制约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安全距离的因素。
如果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和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净距离较小,则不利于在互通式立交出口设置预告标志牌,同时会造成隧道出口交通紊乱等间题。因此,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和互通式立交之间的净距离较小是引起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之一[1]
本文通过对大量的数据与理论分析,得出互通式立交口和隧道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并提出现有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口和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净距离较小的处治措施。
1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的安全影响因素
1.1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
根据对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的事故统计结果显示,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1)由于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距离过小,普通车辆驾驶员出隧道之后,隧道内外光线等因素造成人眼反应的时间增加,一部分驾驶员无法及时看清路况标示牌设置,致使驾驶员行至距离
收稿日期:20170814
作者篇介:黄建峰(1981-),男,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
事路桥工程勘察设计工作。E-mail:huangjianfeng1981@ 163.com。
文章编号:1003-8825(2018)01-0182-04
出口匝道附近才进行紧急变道,而紧急变道给自身车辆和其他车辆安全行驶带来影响)。更有甚者个别因错过出口的驾驶员进行违规倒车或者掉头操作,最终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2)由于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距离过小,高速公路标志设置和正常的设置方式有所不同,一部分标志会设置在隧道之内,隧道口内光线不足,标志牌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当驾驶员将车运行至隧道外时,因变道距离被大大压缩,在靠近中线的车道上的车辆会发生两次变道的行为,两次变道将会造成与邻道正常行驶的车辆发生刮蹭,并且短距离两次变道需要紧急制动降低车速,造成后方车辆追尾。
2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因素分析 1.2
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距离过小,容易造成车辆在隧道出口或者互通式立交出口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不仅仅与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距离相关,同时还与车况、车流量、驾驶员个人差异等因素相关。互通式立交口与隧道口之间安全因素有:高速公路交通流量及道路服务能力,隧道口和互通式立交口之间车辆行驶状况,主干道车辆行驶状况,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交通标志的设置以及驾驶员个人因素。为了提升在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驾车安全,应该合理设置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
2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之间安全距的设置
隧道口与互通式立交口分流点之间的安全距离,可分为五段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