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论文资料>基于管理层的风险分析方法探析

基于管理层的风险分析方法探析

资料类别:论文资料

文档格式:PDF电子版

文件大小:1.39 MB

资料语言:中文

更新时间:2024-12-04 10:06:50



推荐标签:

内容简介

基于管理层的风险分析方法探析 ·194-
基于管理层的风险分析方法探析
卢明
(辽宁地质工程勘察施工集团公司,辽宁沈阳110032)
管理科学
摘要:风险管理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的安全话题,也是很多学者一直在钻研探讨的学术方向。风险管理作为事前预防的一种手段方法,对予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现实意义。以往对于风险的管理过多的是针对于操作层员工,关于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的贡献则谈之甚少。出于奠工层与管理层的风险管理的目的有所不同,本文针对此设计出适用于管理层的风险分新析方法。以期望可以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地进行风险管理。
关键词:管理层;风险分析;危险辨识;风险评价
1概述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到了20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的概念以及理论才逐渐传播到澳洲、欧洲等国家以及地区。近几年来,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安全管理领域趋于流行。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流程,消除或者降低风险,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在当前的风险管理中,操作层员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管理层的贡献少之又少。但是由于员工权利范围的限制,又加之领导对作业场所实示情况的不了解,都使得风险管理难以做到系统全面、风险控制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因此,制定针对管理层的风险分析方法是必要也是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企业总是处于各种不确定性当中,这些不确定性就代表着风险。操作层员工在作业现场进行作业,他们总是处于生命安全健康的不确定性当中;而管理层的不确定性则是企业的效益是否可以得到保障,包括资金和声誉等。既然二者的不确定性不同,那么他们就应有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
2管理层的危险辨识
危险演变为事故是一个状态的转换过程,即危险从一个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事件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等手段来终止该转变过程。危险有3个属性,即危险因素、触发机理以及威胁目标。危险因素是任何一项生产项目都无法避免的,也是危险辨识的重点内容。这些危险因素的直接感威胁目标是操作层的一线员工。
作为管理层,他们需要辨识的危险因素显然要有所不同。应该说“人殊事异”。如果说员工层所辨识的危险是模得着看得见的,而管理层需要辨识的危险则相对来说,是无形的、是难以捉模的。例如,该企业与安全相关的各项制度、各项法规是否完善、安全绩效评估是否合理等。
这些危险因系看似无关痛择,但是管理失误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只有健全且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退制各种危险因素的存在。固此,领导的此项任务是不容忽视的。
3管理层的风险评价方法设计
传统的事故风险是通过危险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与危险演变成的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表示,即:
R=SxP
基于这个概念,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就是以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为两个维度,建立风险矩阵。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这些风险划分成高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
此类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评定出风险程度的轻重,员工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最终决定实施控制措施的缓急及先后顺序以及对应的整改力度。这个评价结果对于员工实施整改来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这样的评价结果不能够为管理层的工作任务提供指导作用。因此,就需要建立一个针对于管理层的风险评价方法。
传统的风险评价应用了相乘的数学算法,该种算法从数学的角度得到的是一个期望值,最终得到的是该风险的影响程度。考虑同样以一种数学算法建立管理层的评价方法。经过分析考量,发现除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之得以实现。除法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比例值,可以用效率来表示。因此,得到管理层的风险评价算法,即:
数率(E)
甜获实菌后可减少的损失()卖随信菌所需请耗的成车)
从而选择最佳的整改方案。对于整改效率高的风险我们可以积极整改,对于整改效率低的风险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以关注
作为盈利性的企业,在发现风险之后,很少会理性地考风险的程度有多大。他们首先考虑地必定是实施整改需要投人的成本有多大。在先考患了这个成本之后,便会形成一个心理倾向。最后,他们会选择个投人成本低的方案,更有甚至于提高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2005年的帮斯菲尔德事故,很好的说明的整改效率的重要性。该起事故发生之前,发现了一定风险因索的存在,但是,最终由于若消除该风险需要投人的成本较高,便产生了倪幸心理,敷衍了事。他们只考虑到了投人的成本的高低,却忽略了一且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会有多高。因此,付出了像痛的代价
这里提出的评价方法并不是要管理层只依据这个评价结果来制定决策,采取措施。需要指出的是,要将传统的评价结果与此方法的评价结果,做一个综合考患。尤其是当存在多种整改措施,不同的整改措施的整改力度也大不相同,不同的整改措施需要的资金投人也不同,这就需要一个综合的分析,我出最佳的方案。
4两层双向风险管理方案流程
传统的风险管理过多的谨调员工层的实施与操作,为了更好的实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风险管理理念,就要求员工层与管理层的通力合作。
因此,在原始风险管理的流程的基础上,应构建员工层与管理层的双向反馈机制。在危险辨识阶段,员工层发现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反馈给管理层,管理层发据企业各项安全制度等的缺满及不足:管理层完善制度,同时通知员工层遵守新的制度。这样,实现危险因素的双重管理。风险评价阶段,员工层利用风险矩阵评价出风险的等级,管理层评价出整改效率的高低,从而决定适当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阶段,管理层通过先前进行的两项风险评价,整合出最佳的控制方案,然后员工层着手实施方案中的控制措施。
这样便使得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根有据,只要各个层级大家各司其职,便可以将事故的事前预防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5结论及展望
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既然我们不能够制止风险的客观存在,就要想方设法降低风险。风险管理要做到高效可行,就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合力。管理层作为企业中权利的核心,相比于底层员工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和执行力。因此,管理层需要分担风险管理的重担。本文在对员工层与管理层在风险管理的位置的分析基础之上,主要提出了管理层的危险辨识内容、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方案的确定方法。期望在管理层的英明决策指导下加之员工层的卖力执行,必能使得风险管理的宗旨目的得以实现,即"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王蒸.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法运用探计分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31:290293.
[2]严芬.安全风险管理在生产一线的应用与思考电力安全技术 2009,11(9) :2627
[3刘笑霞、李明辉.英国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企业风险管理准判及启示
[四科技管理研究,2007,10:140-143[4]IS0 31000:2009
[5]Hopkins Andrew. Risk-management and rulecompliancecDecision-making in hazardous industries, Safety Science.2011,49(2): 110120.[6]Knight Kevin W. Developing a Risk management Standard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Safety Science. 2002,40(14):6974
我们需要将不同的风险进行整改效率的计算,最后得到一个排序,
上一章:堆垛机自由起升缸屈曲稳定性分析 下一章:U V法测定胶原蛋白口服液中L-羟脯氨酸的含量

相关文章

基于风险分析矩阵的前瞻汽车研发设备前期管理项目的风险评估研究 基于模糊共因失效分析的FMEA风险评估方法 GB/T 26610.3-2014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3部分: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基于云时代下的独立学院资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探析 GB/T 26610.5-2022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 GB/T 26610.5-2014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 GB/T 26610.4-2022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4部分:失效可能性定量分析方法 GB/T 26610.4-2014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4部分 失效可能性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