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
浅谈项目管理理念
姜雪梅
(黑龙江农垦建工路桥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工程科技
摘要:随着新理念被广大设计、管理、施工及监理人员所认可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得到落实,甚至一些符合项目特定环境条件的新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不断涌现,达到了“录一反三”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管理;实施;新理念
1项目管理的理念 1.1可持续发展观
我们曾经听到过或将会听到的一些管理理论:
(1)项目法施工;(2)精细化施工;
(3)新理念公路建设。
a项目法施工。项目法施工是我国施工企业根据经营战略的内外条件,按照企业项目的内在规律,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动态管理,实现项目合同目标,提高工程投资效益和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模式。
-1993年项目经理培训教权
b.精细化施工。建立以合同为依据,涵盖建设管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施工监理、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通过细化管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促
持续发展,
2.2新理念的内源
一中国传统的认识观。“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
2.2.1天人合
然的和谐统一,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常采取一种“和谐相处"的态度。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包括自然的生态系统,地形、地貌,植被(含古树名本等),自然的河流等,人文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名胜古迹村庄学校等应当保护。树立“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除非迫不得已,任何通过后天人为的绿化方式也无法与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演替而形成的结构功能稳定、物种景观多样的自然植被景观相媲美。
2.2.2"师法自然”一中国传统审美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籁即“师法自然”。明代造园名家计成在其园林名著园冶》中又对此进行了阐释.他把中国园林的特点概括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高度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典园林向大自然学习,没取精华模拟自然的特
进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公路建设管理水
点。
平,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打造精品工程,
(公路建设精细化管理办法)
e.公路建设新理念。“安全、环保、舒适、和谐、节约、耐久”,以公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为目标,以绿色价值为导向,以绿色技术为动力,以和谐组织为保证,通过科学设计、环保施工、质量
2.2.3"以人为本"—中国传统人本观。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的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间题的根本。与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公路交通行业更是将"以人为本"作为行业发展的基本标准,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
保证、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以及和谐征拆等措施,确保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交通行业的服务标准。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2以人为本
建筑业的以人为本
(1)以使用者为中心,提供优质产品。借鉴精益建造的思想,对建设过程进行改变,形成以使用者为中心,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接近自然的环境;尽可能控制或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成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人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在项目管理的组织中建立自我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施工人员自身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靠。
1.3新的价值观
建筑业的新价值观
(1)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理念、安全保证体系、健康文明施工措施、健康保证制度。
(2)廉政管理。廉政监督法律制度、法规体系。
2001年,FIDIC出版了工程咨询业的廉洁管理指南。提出廉洁管理的原则和廉洁管理构架:道德规范、政策宣示、检查表格。
2对新理念的理解
2.1何谓理念。“理念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说其熟悉是指它近年来出现的频率极高。说其陌生是因为我们非常不容易讲出其恰当的内涌
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给"理念"的定义:“理念是指人的思想和想法”。由此可见理念是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认知的一种主观感受。
公路建设新理念:
a.安全、环保、舒适、和谐、节约、耐久
b.以公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为目标,以绿色价值
3新理念的实施
3.1创作性。我国的地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地域不同地点的地势和气候情况都拥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也就代表着公路所处的环境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任何事物都有着自身所处的环境,公路也一样,它并不是独立于环境之外的,面是与环境有密切联系的。不同区域的公路项目因所处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我们应把公路工程作为一项富有个性和灵性的“作品”来看待.象艺术家创作艺术品一样充满激情地来创作我们自已的“公路艺术品”。
3.2宽容性。以人为本在公路建设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安全性。包括工程结构物自身的安全和公路使用者的安全两个方面,而充分关注公路使用者的安全是应考虑的第一要素,必须认识到“司机的偶然过错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公路建设过程中掌握应用“宽容”的理念是达到安全的有效途径,
3.3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全国性的标准、规范方面。全国性标准规范的通布实施目的是保证公路交通网的畅通的使用效率,不是“一劳永逸"的标准图。
应考虑地区之间、不同地理条件之间的发展差别和不同情况,坚持针对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的持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灵活运用技术指标。
3.4环保性。环保是指在公路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树立“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地恢复,使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实施的途径主要有设计过程中线形的优化、构筑物的环保理念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保型施工。
随着新理念被广大设计、管理、施工及监理人员所认可并在具
为导向,以绿色技术为动力,以和谐组织为保证,通过科学设计、环
、体的工程项目中得到落实,甚至一些符合项目特定环境条件的新的
保施工、质量保证、科技创新、信息化管理以及和谐征拆等措施,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公路建设的可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也不断涌现,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