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
江萝灌区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与管理对策
姜存莲
(黑龙江省农垦宝泉岭管理局江萝灌区管理站,黑龙江鹤岗154211)
工程科技
摘要:以灌区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灌区工程建设对环境所产生影响的原团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灌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和管理对策
关键词:灌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控制
江萝蒲区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汇流夹角地带,是从黑龙江取水的
有影响
地表水灌区,灌区控制面积240.6万亩,灌区规划发展水田面积101.42 万亩.总投资65亿元。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对该灌区建设及管理期间的环境影响做出了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1灌区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1.1工程施工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1.1.1工程施工对水环境的影响。1.1.1.1生产废水的影响:砂石料冲洗废水:由于该工程所需砂、石料主要由当地砂场、石场购进,含泥及其它杂物很少,所以产生的砂石料冲洗废水量较少,对工程所涉及范围内的地表水体影响较小。混凝土拌和养护废水: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砼养护,根据同类工程类比,废水不会形成地表径流,这些施工废水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后循环使用,对附近地表水体影响很小。1.1.1.2生活污水的影响: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较大的为施工营地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污水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排敏。1.1.1.3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由于灌区内土粘重.阻碍土层渗透性差,严重障碍着水、气的上下运行,地表产生的污水不会进人地下水层,对地下水不产生影响
1.1.2工程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1.21施工车辆尾气排放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区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排放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能够很快扩散。1.12.2粉尘的影响:由于施工区大气扩散条件好,通过采取洒水降尘和大风天气禁止施工等措施来减少粉尘的影响
1.1.3工程施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于施工过程中弃土应寻找合适的地点作为弃土场,而挖土坑应利用弃土进行填理,并恢复植被.使施工对土壤的影响减到最轻的程度
1.1.4工程施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对邻近野生动物的侗吓,可能产生趋避反映。同时,黑龙江是鲟鐘鱼和大麻哈鱼(健鱼)的主产区和产卵区。衡鱼的产卵场在黑龙江中下游,巢首施工对醒鱼无影响。大麻哈鱼(鲢鱼)作为润游性鱼类,黑龙江上游支流呼玛河、嘉荫河是传统的大麻哈鱼润游产卵场,但多在抚远处,施工地点及施工期对大廉哈鱼的产卵场无影响,
1.1.5工程施工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1.1.5.1生活垃圾的影响:生活垃圾以有机物为主,垃圾腐败变质,是传播疾病的媒介,若不及时清运,将影响环培境卫生和感观,对施工人员健康造成危害。1152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影响:工程垃圾主要来源于施工后利余物料,如碎石,砂石等。水泥、钢筋等物料严格按照工程预算量购买,基本不会产生剩余,少量剩余可回收。
1.2工程运行期对环境影响分析
1.21工程运行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工程实施后,从黑龙江取水量与
2灌区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2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21.1对水环境保护措施:2.1.1.1砂碳料冲洗废水:本工程施工区域相对较集中,冲洗砂料废水经水平式沉淀池统一贮存,上清液循环利用。21.1.2混凝土拌和、养护废水处理措施:混凝土拌和、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沉淀、中和处理后回用,沉淀池容积应不小于一次冲洗度水量
21.2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2.12.1土方开挖防尘措施:土方开挖产生大量扬尘,受扬尘影响的主要是现场施工人员,主要通过加强劳动保护,发放防尘防护用品,并督促使用,减免其不利影响。2.12.2水泥运输防尘措施:水泥在装卸、运输、存储时均应密闭进行,可采用罐装方式,防止散落,对储运设备要定期检修、保养。2.1.2.3混凝土拌和设备防尘措施:混凝土择和设备一般都配有除尘设备,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按操作规程操作,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除尘装置正常运转
21.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2.1.3.1垃圾:各施工场地要对施工后剩余物料等工程垃圾、建筑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能回收利用的送交废旧日物资回收站回收。2.1.3.2弃渣: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施工结来后可用于铺设道路或填理取料场,弃土用于林台填筑;站工程开挖土方部分用于工程回填,其余土方施工结束平铺在管理用地内,因此本工程不产生弃渣
21.4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施工期不准伤害鸟类兽类等动物;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施工期对草地及湿地的破坏:在施工期间,要禁止捕鱼,面且要防止干扰润游性鱼类润游,保护鱼类资源,使其不因工程施工受到大的干扰。
2.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22.1水资源保护措施: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加强管理,依法管水、用水,防止水资源受污染及水工建筑物遭破坏;推行节水灌制度,避免增加生产成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群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禁止废弃物废水进人黑龙江。
2.2.2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22.2.1运行期在泵站抽水期间,应在取水口设置电拦鱼工程,防止将黑龙江中鱼类抽入泵站中,影响鱼类的生存。2.2.22加强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将国家及省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严历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生态环境。22.23营造农田防护林,使之林网化,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环境
2.2.3防止水土流失措施。2.2.3.1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对现有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对新建工程严格管理,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2.2.32保护现有农由防护林,杜绝乱款温滥伐,对新耕种土地要及时
现状相比将有所增加,取水口下游流量减小,将对下游水环境产生一定
裁种防护林,防止发生风蚀。
的影响。
1.22工程运行对黑龙江水生生物(鱼类)的影响。1.2.2.1对鲟鱼的"三场“和通游通道影响:索饵场:鲟蝗鱼性温别,喜在砂砾底质的江段中索饵,在水体底层游动,幼鱼在春季河流解冻后进入浅水水域索饵。越冬场:鲟鱼冬季游集在深水区越冬,越冬期亦活动。产即场:鲟追鱼繁殖群体分春季润游型和秋季润游型两种,史氏鲟在水流稳,水深 2~3米的沙砾底质江段中产沉黏性卵。1.22.2对大麻哈鱼的"三场"和回游通道影响。由于大哈鱼产卵期多数在6月未产卵,项目区附近最近的大麻哈鱼的产卵场位于肇兴,距离江萝灌区渠首下游30公里,其水流速度和水位的微小变化不会对大廉哈鱼的产卵造成影响;鲟鱼的需闻场、越冬场和适游通道均不在渠首工程处,因此对得醒鱼没
3结论
通过工程建设对各环境影响因固子影响的评价分析和现状监测及管理措施的实施,渠首处水质满足灌溉要求。工程设计中为保护鱼类资源在渠首处设计电拦鱼工程,可以大大减少对鱼类影响。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排放经采取必要的环保措施后可以得到有效减免。总之,该工程建设期的环境影响分析与管理对策符合实际、操作性强
参考文献
[1]白昕,对洋.简述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科学导刊,2013
作者简介:姜存莲1971,6-),女,黑龙江省萝北县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工程),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